台北老屋新生首獎 在溫羅汀舊城串起新生命
【賴宜淳/報導】 2019年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於本月一日公布得獎名單,今天總報名件數高達 95 件,突破歷年新高。貴單位於七日舉行「首獎巡禮走讀活動」,實地走訪今年位於溫羅汀商圈的三大首獎作品「生活實驗所」、「Lightbox攝影圖書室」以及「潮小屋」。
os: 巡禮首間我們來到今年拿下社區空間類首獎的「Lightbox攝影圖書室」,原為屋齡 63 歲的官員眷舍,在以修代租的申請下整建裝修進駐。在不影響結構的狀況下,打掉公寓式隔間,改建為一個開放、無障礙的公共平台。
魏蘭懿: 他原本就是這樣一層的平房,然後有這個斜斜的屋頂,這個是我們蠻喜歡的,所以我們就是,還蠻去凸顯它屋頂這個部分。
os: 以Free to all的理念與社群緊密相連深受本屆委員青睞。同時透過政府計劃取得閒置房地使用權,以群眾募資方式經營。除了攝影愛好者,也串連一般群眾都能自由免費共學攝影。
os: 而藏匿於溫州街的生活實驗所是拿下住宅類首獎的90年木造建築,設計師保留日據、民國時期的設計架構,並以孩子作為空間的主角,去思考每個場域結合的可能性,同時也克服老建物的光線問題和空間上的限制。
林悦庭: 花了比較大的力氣在整理這些,屋子的動線、光線,每個空間可以像一個圈一直繞來繞去。
os:「生活實驗所」不僅是在成人和孩童之間做出協調,更實驗性的去平衡出人與城市街道的比例,將室內與室外融合在一塊,在日據、民國時期的舊時光裡,建構一個新世代的生活模式。
os: 而來到最後一間獲得非住宅類首獎的潮小屋,前身為台電保安警隊宿舍,閒置20年的空間內部有許多需整修的地方,設計師透過加大開窗面、使用透明角浪板等技術,將自然光引入。整體建物以代表台灣山林及底蘊的「綠色」為主,並使用最能代表台北步登建築的丁掛磚,保留老宅原有的立面線條。
陳佳蔚: 閒置非常多年的一個公有資產,那我們做長期承租下來之後,我們一直在思考怎麼去做這個案子,不是只是一家咖啡店或是有餐飲,而是藉由更多的一些活動或者跟社區的一些連結,讓所謂的這種建築再生能夠有更多的一些啟發性。
廖翊婷:委員在評選的時候他看的不只是改造前改造過後,中間運用了哪些技法,他們其實同時關注的也是在於說,就是整個街區之間跟建物、老屋這個空間本身到底有什麼樣子的串連性。
os: 都更處表示,臺北仍然有相當多的老舊住宅亟待更新,因此長年推動老屋新生大獎,鼓勵市民以整建維護的方式參與都市更新,用創新的手法保留故事、為老屋和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