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頒給張豐年、方儉、徐世榮獲

2020/04/28 08:00
2,122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日前「全國NGOs環境會議籌備委員」宣布今年「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主由張豐年、方儉與徐世榮三位獲得。大會並訂於4月22日星期三「世界地球日」50週年當天上午10點,假立法院中興大樓101室舉行頒獎典禮,表揚他們終身對環境保護的努力與貢獻。

同時,十七年來每年於地球日舉辦「全國NGOs環境會議」也因疫情延後至台灣環境日(6月5日)前召開,照慣例會與現任總統見面提出環境保護建言也將延後。

擔任評審主席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從2017年開始頒發,主要鼓勵並肯定資深環保人士的付出與貢獻,以及對環保議題長期推動有傑出成就者。條件資格非常嚴格,要從事環境與動保運動長達二十年以上,有特殊貢獻者,足為後輩之楷模者。

照片

三位獲獎人評定書如下,第一位張豐年醫生,從事醫職,於1997年起,在工作之餘與妻子江翠娥從自己生活社區,積極關注在地環境議題,如行道樹保護、水患治理、工程災害,反國土無限開發、反水庫、反噪音、反中科后里七星園區等,2009年雖然肝硬化併發肝癌,在康復之後,依然持續投入環境運動無怨無悔。他以俠醫的精神勇於揭發公害,足為後學典範。

第二位方儉先生,從1986年在報社擔任記者時就以揭弊報導聞名,曾獲得金鼎獎。於1990年發起台灣的「世界地球日」運動,積極投入環保抗爭,迄今30年。他積極投入反核、公民電力公司、陽明山保變住不當開發抗爭等,創辦社區報《天母合眾國》。方儉的抗爭著重以理服人,是長期在法、理、專業知識上做努力的環保健將。

第三位徐世榮教授,任教於政治大學,是知名地政專家,他長期關注「土地正義」議題,反對不當土地徵收,站在第一線為弱勢發聲。關注苗栗大埔、灣寶農地改科技園區開發、台北松山機場遷址、士林文林苑、桃園航空城、機場捷運A7站區預標售案、台南市區鐵路東移地下化計畫、社子島開發案等。是一位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知識份子,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實踐者。

擔任此次審查委員,前立法委員陳曼麗表示:環保是一條不歸路,得獎者都是長期環保實踐者。很高興看到3位夥伴得到終身成就獎,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每個人都該注意環境問題,台灣是世界一員,希望有更多人加入保護環境、保護地球行列。綠主張綠電合作社理事陳秀惠提到環境運動女力是重要主力,「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一連兩年沒女性受推薦非常遺憾。她借用美國大衛布魯克斯的話指出,三位已經達到爬第二座山的境界。第一座山是以社會文化設定目標,希望名利雙收生活幸福。到第二座山的重點不在獲取,而在貢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環境議題需要很多人與不同專業的民眾來關心。

第一屆得主也是現任立委陳椒華表示,很高興在地球日為台灣環境奉獻的人士頒獎,這20幾年來她深深認為,要有為環境服務的志工,做政府監督的有力角色;她以NGO角色進入立法院後,很樂意結合民間、體制內力量一起努力。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全國NGOs環境會議」曾在2008頒發環保貢獻獎給粘錫麟老師(歿)、2015年給林聖崇先生。從2017年正式設立「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當年得主為施信民、徐仁修、陳秀惠、陳椒華、歐瑞耀與賴芬蘭(歿),2018得主:文海珍、高成炎,2019得主:黃安調、洪輝祥。

張豐年:俠醫的精神勇於揭發公害

照片

張豐年在致感謝詞提到:個人是一個不務正業之醫師,一頭栽入環保迄今已23年,但總覺成效極為有限。如今有幸獲頒環保終身成就獎,既感興奮,但又覺有點愧疚。謹此將歷來之一些經驗與看法分享與各位,期臺灣能更為美好。

他也籲請行政院儘速訂定「經建開發之上限-門檻」,並以「全方位之總量管制」加以落實,對象涵蓋國土計畫、資源(水、電)能供應量、污染(空氣、水、土)能負荷量等,若有任一不合則不允新開發,除非改善後能出現餘額。由於臺灣面積、人口有限,要實施全方位之總量管制並不困難,若能做到,足為全世界來師法,何不樂為?

他提到,務需認清有建設必有相對之破壞,若未訂有上限,則隨著開發而出現「好處互相排擠,後遺症分散、轉移」之遠距時空效應,終致弊病百出、禍遺子孫,特別是日趨惡化之「全球溫室效應、氣候變遷」。而臺灣做為地球村之一員,不僅山高水急,人口又過於稠密,地理情勢有別於絕大多數國家,不可不未雨綢繆。

不再輕易遷就廠商財團。

方儉:官商勾結始終如一讓我得獎

照片

方儉致詞提到,宗勳兄要我說一下得講感想,對人民、政府的期待,坦白說,46億歲的地球已經透過COVID-19說了很多,也夠大聲了,很多人還是不想聽罷了。所有我把感言改成「敢」言。

他表示,COVID-19做的比任何一次環保運動還要成功,遑論人造的地球日?RNA病毒,可說是Return Nature Agent。 「終身成就」看起來像是「墓誌銘」,到此一遊,撒泡尿自己照照鏡子。其實對過去做的還有很多不滿意,他說把30年前地球日的國際計畫翻出來,發布在網上,這裡面大多的行動,我都做過了,可惜沒什麼成就,就被「終身」掉了。

方儉認為長期以來不論誰執政,政府在環保方面做得超乎想像的好,沒什麼抱怨的。官商勾結,政治貪污,自殺式的開發、破壞,根本不想解決核廢料、工業有害廢棄物的問題,炒地皮的都市計畫,造成環境污染、生活壓力,成功的減少台灣人口,解決了環境問題的根源。好在人民都心甘情願,還怕COVID-19政府管得太少。大家高興就好,我想不出對他們有什麼期待。

他表示對自己還是有期待的,未來會推動「努力呼吸」友善農業綠色消費區塊鏈,幫助小農生產友善環境的產品,讓消費者可以容易找到他們要的真實的食物、誠實的食物,還是回到綠色消費,和30年前反公害團體朋友們一路走來的初心。

徐世榮: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實踐者

照片

徐世榮在致詞表示,非常感謝主辦單位頒發給他這個重要獎項,這對他而言是無上的光榮,因為他一直覺得NGOs才是社會變遷及進步的關鍵引擎與支柱,因此,能夠從NGOs前輩們的手上獲得這個獎項,意義是特別的重大。

他提到,眾所皆知,NGOs的資源往往缺稀,人力也經常不足,但是我總覺得是NGOs為社會帶來了重要的價值與願景,如環境永續、社會公義、及基本人權保障等,經由NGOs的熱情、價值、犧牲奉獻及努力不懈,NGOs逐漸改變了臺灣社會很多的面向,讓社會向上提升。而許多的社會問題看似是環境問題,但是若仔細深究,就會發現它們卻往往也涉及了社會公平正義等重要面向,彼此都是相關連的,很難予以切割。也就是說,表面上,雖然我們看似是特別關注於自然環境生態課題,但是其實同時也關懷了社會其他重要的面向。

展望未來,他非常期待政府及社會都能夠重視臺灣因為追求發展而導致的土地掠奪及強制迫遷問題,因為這長期以來對社會弱勢,尤其是農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他們的基本人權遭受到嚴重的侵害,很希望能夠儘快的予以改正。再者,全球現在已經步入了風險社會的年代,我也要誠摯盼望政府及社會能夠努力來保護我們的農地,因為它涉及的課題絕非僅只是糧食自給率課題而已,而是臺灣整體的永續發展及安全,很希望我們能夠有健全的國土計畫來實現這個目標。

最後,他再度誠摯感謝各位NGOs前輩的付出,衷心感謝有前輩的帶領,才讓他有機會能夠步各位的後塵。未來請讓我們攜手繼續奮力向前,眼前的道路雖然偶會有坎坷難行,但總是可以開拓出康莊大道的,謝謝大家。

當天將出席觀禮貴賓與NGO人士有:第一屆得主也是現任立委陳椒華、第二屆得主草山生態文史聯盟理事長文海珍、前立委陳曼麗、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張章得、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台灣牛角坡自然人文協會召集人徐玉紅、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秉亨、綠主張綠電合作社理事陳秀惠、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理事長王唯治、荒野保護協會代表廖文瑄、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客家電視台台長張壯謀與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等,大會也請知名小提琴家廖晶玲來為受獎人演奏。

照片

如果你支持認同我們,歡迎小額捐款支持我們!

相關媒體報導

「中央社」張豐年方儉徐世榮 獲台灣環保終身成就獎

「蘋果」環保成就獎得主諷政府 「官商勾結始終如一讓我得獎」

「國語日報」方儉等三人 獲臺灣環保終身成就獎

「匯流」一個「不務正業」的醫師張豐年獲頒環保終身成就獎

「民視」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張豐年、方儉、徐世榮獲獎-民視新聞

「客家」世界地球日50週年 頒第四屆環保終身成就獎

「自由」2020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張豐年、方儉、徐世榮得獎

「環資」張豐年、⽅儉、徐世榮 獲2020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中央社」台灣環保終身成就獎 張豐年方儉徐世榮將獲表揚

「匯流」NGO籌備會評選 張豐年、方儉、徐世榮獲2020環保終身成就獎

「優傳媒」方儉等人獲2020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芋傳媒」台灣環保終身成就獎 張豐年方儉徐世榮將獲表揚

「央廣」環保終身成就獎 張豐年方儉徐世榮獲殊榮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