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力推傳承! 金岳部落齊心守護泰雅文化

2020/05/27 12:00
11,425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NS:部落耆老歌聲

標一: 南澳青年回鄉尋根 找回珍貴文化

OS:金岳部落位於宜蘭最南端的南澳鄉,九成以上的居民都是泰雅族。15年前,部落青年陳芃伶就讀台大城鄉發展所,碩士論文主題是金岳的前身——流興部落。

她發覺到自己對家鄉的陌生,在還沒畢業時,就投入社區發展協會事務, 更在參與尋根之旅計劃後,喚起對故鄉的回憶;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和團隊一起整理流興遺址,並畫出故鄉地圖,幫助族人找回舊有文化。

金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陳芃伶:把每一個人的家的位置,都把它確認出來,他們回到舊部落,可以找回到他們自己的家。

標二: 直升機計畫實行 圓耆老回鄉夢

OS:日治時期,政府為方便管理,南澳山區各部落泰雅族被迫遷移下山;通往舊部落的古道,也因自然侵蝕及年久失修,逐漸淹沒在荒煙蔓草之中,部落耆老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家過。

2013年, 在一次耆老座談會中,有位長者突然說到,如果有直升機,能載我們回舊部落就好了。陳芃伶和協會成員,深刻感受到耆老對家園的思念,決定要實現耆老的願望,除了到各地表演與演講外,也拍攝紀錄片你還記得流興嗎,在台北舉行紀錄片分享會,加上媒體報導,讓更多人看到耆老想回家的夢想。

隨後,分享會獲得熱烈回應,來自各地的捐款慢慢湧入,補足原本不夠的資金。終於在同年10 月 20 日,讓九位耆老順利回到流興部落,當時還有長輩不禁潸然淚下。

部落耆老 豐添財:我們協會的總幹事,(用)直升機回歸我們老故鄉,到了那邊的結果,他們就很高興,都喝酒。一面喝酒、一面唱歌、一面又哭的,懷念我們這個老故鄉。

標三:重現舊部落風貌 教育向下扎根

OS:陳芃伶表示,協會的長期目標是重現舊部落的風貌,也積極與學校合作,指導孩子如何砌石、削藤、種小米,鼓勵他們學習自己的母語和文化,讓泰雅文化的美從小扎根。

金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陳芃伶:有一個願景就是說,我們跟學校蓋了一個傳統家屋,命名為編織屋。然後我們就希望,老人家隨時隨地,他都可以進入那個編織屋,像以前的生活一樣,他們可能會藤編、會織布,如果年輕人想學這些傳統工藝的話,那他們就可以進入那個傳統編織屋裡面。

標四:串連部落文化特色 發展觀光產業 

OS:近年來,協會開始推廣部落旅遊,將文化特色結合遊程,並與當地社區組成的愛南澳生態旅遊聯盟合作,串連南澳地區的觀光資源。

愛南澳執行秘書 胡靜文:我們為什麼會取名Aynomi,它其實是日文的借詞,就是兩人共飲一杯酒,是一個友好的關係。透過我們的平台,幫各部落業者去做一個推廣。

標五:族人齊心合作 泰雅文化永流傳

OS:回鄉十餘年,陳芃伶說,讓她一直留在部落的原因,是發現文化傳承的重要,而且必須持續推動,才能確保文化一直留存下來。現在,年輕一輩的部落青年,開始願意學母語、唱族語歌,也懂得訴說自己家鄉的故事,讓陳芃伶備感欣慰。

金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陳芃伶:我覺得我很大的使命感是在文化的部分,受我自己的奶奶的影響比較大,因為我從小就是看到她在織布,然後到了她很老的時候,她還是在織布;我就會覺得其實那個文化,它是一直在活動的,你要一直去做,那個東西才會傳下來。

OS:金岳部落的族人不忘來時路,發展協會攜手耆老及後輩,慢慢重建並學習自身文化,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羈絆越來越深,他們相信未來,也會將泰雅文化一直傳承下去。

採訪撰稿 莊欣霈

攝影剪輯 江愷庭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