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犬隻調查不見效果 專家認為TNR減少幼犬數量將帶來改變
全台灣流浪狗的數量非常多,不過為了查出流浪狗的分布狀況,農委會在103年及107年發起過一次全國性的犬隻數量調查。雖然兩次數量並無明顯變化,但在台灣引進TNR捕捉、結紮、原放的誘捕方式後,幼犬入所率已經逐年開始下降。專家分析,TNR的救援效果是屬於滾動式的,要有效降低整體流浪狗數量,必須一直持續進行下去才行。
台灣的動物保護法已經施行十多年,但流浪狗的狀況卻仍然沒有得到一個完善的解決。農委會曾經在103及107年,都曾針對流浪狗進行犬隻數量調查,但數量變化都不大。不過動保處動物救援隊隊長吳晉安表示,雖然總數變化不大,但是自從104年開始實施TNR捕捉、結紮、原放後,台北市的幼犬入所率已經明顯從千隻以上,下降到200多隻以內。吳晉安說:「我們現在對於犬貓的數量調查,我們是從動物之家的「幼犬入所率」來觀察,在沒有進行TNR之前,台北市一年會盡約1000多隻,但在104年開始進行TNR後,幼犬入所數量明顯下降到200多隻......」
TNR的誘捕效果,的確讓地方的幼犬數量,減少了許多。但是對於農委會曾經做出次的犬隻數量調查,數量並沒有明顯的下降,對此吳晉安分析,他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台灣的氣候溫暖,再加上有多數愛狗人士的餵養,導致流浪狗的壽命延長,但是在幼犬的數量中,已經有明顯的減少,所以拉長線來看,是會有明顯變化的。吳晉安表示:「TNR這件事情是滾動的,他必須一直持續下去,我們當然希望數量會逐步減少,下降到100隻,甚至不到50隻,但從現在看統計量來說,幼犬入所量是每年是持續下降的,所以對於減少野外流浪動物,是有實際幫助的。」
台灣的生活環境,讓流浪狗的平均壽命延長,雖然前面兩次的調查結果,並沒能看出什麼明顯變化,但在各單位持續努力進行TNR後,逐年下降的幼犬量已成為事實。這也就相對證明了TNR的誘捕方式,雖然短期之內可能見不到成效,但是若持之以恆,在外流浪的動物數量,將會慢慢的減少,也將能從統計當中,看見明顯的效果。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虞子煜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