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危機 「潛海戰將」為大海療傷
NS:海浪拍打海岸聲
標一:大自然的悲歌 海洋成大型垃圾場
OS:海洋蘊含著豐富資源,孕育了無限生命,大海滋養著我們,卻也默默承受著人類對他造成的破壞。
這裡是苗栗後龍的水尾海灘,原本純淨的沙灘上,卻出現了寶特瓶、鐵鋁罐、漁網這些人為垃圾 ,使得這片好風景產生了缺陷。看得見的垃圾已經這麼多,而在看不見的海洋中,有更多隨著河川、溪流流入海中,無法分解的廢棄物,就這樣卡在礁石上,或隨著海流漂浮,在海中度過千萬年,又有誰能夠來清理呢?
他們是苗栗縣救難協會,平常除了失蹤協尋、災害搜救任務外,海洋勤務也是他們的範疇。早在四年前,就開始進行海底垃圾清除作業,2020年積極配合行政院海洋保育署「向海致敬」政策,正式成立苗栗縣潛海戰將。
Super1:苗栗縣救難協會大隊長 蘇宏揚:「參加這個潛海戰將,我們最主要是清除海洋沿岸的一些垃圾,尤其是海底垃圾是最難清除的,因為它是沉在海底,你沒有潛水人員去清除的話,就是垃圾會清不到。」
標二:潛海戰將 無私付出為海洋療傷
Os:要成為潛海戰將的一員,除了需要具備潛水證照之外,還要能夠背負重達20公斤的氣瓶與裝備下潛,並且在能見度低的西部海岸摸索垃圾,任務困難重重。
Super1:苗栗縣救難協會大隊長 蘇宏揚:「能見度大概就是一兩公尺,勢必就是潛水燈是必備之一,帶下去用潛水燈來照,看到垃圾就用徒手把它撿起來。」
Os:這群苗栗縣救難協會的隊員,平常都要忙碌各自的工作,執行這些任務沒有任何的報酬,不過一通電話,大家總能從四面八方趕來,那是藉由服務的熱忱及榮譽感,讓他們也想為這片海洋付出一片心力。
不過潛海戰將付出時間與精力,一次任務也只能清除一百多公斤的海洋垃圾,對比整個海洋的垃圾量,顯得微不足道。
Super2:苗栗縣救難協會輔導會長 黃錦瑞:「其實我們來清除這些海底的垃圾,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全面性的去做到,為什麼要做?主要是要喚起民眾對環保的一個觀念,把我們的垃圾帶回家,不要隨意的就把他丟棄。」
標三:源頭減少垃圾 推動漁具實名制
OS:海洋垃圾不只影響景觀 對生態的破壞之大是難以想像的 你我所吃的魚類 如果也整天跟垃圾共處 您吃的安心嗎?
根據海洋保育署統計,2020年各縣市清回的41噸海洋廢棄物,廢棄漁網就佔了將近九成,這些漁網的危害是所有垃圾當中最巨大的,尤其對生物有最致命的危害。
為達成從源頭減少海洋廢棄物的目標,農委會漁業署推出「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將在今年七月正式上路,落實刺網漁具登記,避免廢棄漁具遺留,成為海洋垃圾的問題。
Super3: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 王正芳:「我們去跟漁民講說,我們要做一個負責任的漁業,就是你在海上捕魚,那你的漁網如果壞掉要帶回來,你流失的時候你要把它通報,在哪個地點流失,我們分析以後,哪個海域經常有漁具流失在那邊,我們會去給你把它清掉」
標四:潛海戰將成領頭 盼喚醒環保意識
OS:無論是潛海戰將計畫或是任何的法律規範,處理的都是海洋垃圾的冰山一角,目的是希望起到示範的作用,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人類的私心太強,大海對我們的寬容太大,我們何時真正覺醒,不再帶有僥倖的心態,真正善待大自然,海洋垃圾問題才能看見曙光。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