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實踐友善農業 福壽螺製肥再利用onTV

嵌入:
文字-A A +A

NS: 陳幸延開車的聲音

 

標一: 發動募資 實現友善農業精神

OS:開著車,穿梭在蘭陽平原的田間小路,後頭載著沾滿泥濘的農用器材,這就是被人稱為科技青農陳幸延的日常。幾年前身為工程師的他,毅然決然地把工作辭掉回鄉務農,現正研發用陷阱獵捕的方式,解決福壽螺對水生生物的危害。

 

SUPER 1 田園守護者發起人 陳幸延:「福壽螺這個是,我們把牠定義在可能是一個資源循環,怎麼讓這個物資運用,運用在回歸到我們田裡或是生活中。」

 

OS:正值五月,水稻都已在生長期,先前在休耕時輔大學生與陳幸延合作發起田園的守護者:福壽螺循環募資計畫,從調查習性著手,透過捕捉福壽螺,加工做成飼料或是肥料,探尋身為害蟲的牠,循環利用的可能性。

 

SUPER 2 田園守護者發起人 陳幸延:「大概一個月都要去巡那個(福壽螺),直到水稻長大,牠其實是從水裡面一直冒出來,牠不會一次在水面上。」

 

OS: 循環計畫的運作是將捕捉到的福壽螺,經過加工轉變成有機飼料及肥料,並實施動物餵飼實驗,陳幸延想藉由這一連串將福壽螺循環再利用的過程,取代傳統傷害環境的撲殺方式。

 

標二:科學實驗並行 陷阱器逐步改進 

SUPER 3 田園守護者發起人 陳幸延:「不管是(用)有毒的還是無毒的,都是會把田間生物殺死,那不殺死的話就得用手撿。」

 

OS: 傳統手撿螺或化學施藥的方式,不但會傷害環境,且耗時又耗人力,陳幸延便研發福壽螺陷阱器,將誘餌放置在圓槽內吸引福壽螺靠近,再用馬達固定轉動,將牠們推進蒐集袋中。

 

SUPER 4 田園守護者發起人 陳幸延:「募資我們當時訂的是,田間實驗,但不是實驗機器,是實驗福壽螺的一些生態習性的數據」

 

OS:誘餌吸引福壽螺靠近,每三十分鐘轉動一次,將福壽螺推進雙邊的蒐集袋中,這樣的設置在一個晚上,能抓到將近100多隻螺。期盼經過計畫中的田園實驗,能確認機器涵蓋範圍,更針對福壽螺的特性,做出適切的調整提升捕捉效率。

 

SUPER 5 野生動物保育博士 林芳儀:「(這個計畫)是想要把捕捉起來的福壽螺,做成肥料,或者是餵養蛋雞, 那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因為牠可以就是,再被利用,然後回復到這塊土地上。」

 

標三:科學進入田間 循環利用成亮點

OS: 福壽螺的循環再利用成為這次募資計畫的亮點,陳幸延為了提高福壽螺成為飼料後的營養價值,將針對牠的營養成分進行研究。

 

SUPER 6 文化大學動科系學生 林子瑄:「比較需要去看的方面就是,那個你去餵飼的動物是什麼,還有你要去看一下,福壽螺牠的蛋白質組成是什麼,因為你餵飼的動物跟你的蛋白質組成,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你要知道牠可不可以吸收」

 

OS: 一包又一包的螺殼放置在菜園邊,這樣的數量還遠遠比不過田中的螺,一旁的桶子將福壽螺浸泡至發酵,是為了能保存牠的營養價值,再用廚餘發酵製成的粉鋪上,就能蓋住分解時的濃烈氣味,蓋上蓋子,靜待時間將兩者融合成最天然的肥料。

 

SUPER 7 田園守護者發起人 陳幸延:「循環的部分就是說我們,得對加工後的福壽螺,去檢驗牠一些成分,看哪一些成分比較高,然後可以跟什麼資材混合用在哪一個地方。」

 

OS: 福壽螺變成飼料對家禽的營養價值,仍需深入的調查及研究,但循環利用的概念,並加入科學及實驗精神,這群年輕人,讓台灣農業有了新面貌。

 

標四:科技與農業交織 消除外來種威脅

SUPER 8 野生動物保育博士 林芳儀:「像我是生物背景的,以前對牠的印象確實就是在於說牠是一個外來種,所以你其實沒有在第一線的時候,你很難直覺的感受到牠的傷害是什麼」。

 

OS: 運用科技結合農作解決田間問題,是近年來宜蘭青農們努力的方向,這群人以愛護環境、生態保育以及食安作為出發點,在農田間不斷的實驗,就是希望能用「新方法」解決危機。

 

SUPER 9 野生動物保育博士 林芳儀:「所以我們後來有再發展出一種新的方式,去種比較大的秧苗」。

 

OS: 改種大秧苗是因為大秧苗比較粗,福壽螺較難啃食,會轉而去吃旁邊比較嫩的雜草,這樣的種植方式,是他們目前正在實驗將福壽螺,由阻力轉為助力的方法。

 

SUPER 10 田園守護者發起人 陳幸延:「要朝應該說生活發展這樣,讓科技比較進入生活,然後可以比較實用一點這樣。」

 

OS: 募資計畫雖然未達到預期目標,但陳幸延仍會持續測試陷阱器效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努力找到與福壽螺共存的平衡點,並期盼募資計畫有喚醒民眾對福壽螺威脅的關注。

 

記者 呂佳蓉 曾以馨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53則報導
3,005則影音
57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0

挺過八仙塵爆 浴火鳳凰迎新生

2024-10-20
瀏覽:
3,553
推:
0
回應:
0
1:38

獨老關懷點亮人心中的光 成為心靈與生活的寄託

2024-10-19
瀏覽:
10,803
推:
0
回應:
0
1:38

讓聽障者「看見」聲音 你所不知道的導聾犬

2024-10-19
瀏覽:
10,410
推:
0
回應:
0
1:40

搭上AI生成熱潮 社會人士成藝術家

2024-10-19
瀏覽:
2,237
推:
0
回應:
0
1:43

天母「畢卡索標線」保障行人安全

2024-10-19
瀏覽:
2,401
推:
0
回應:
0
1:36
3:00

科技種植韭菜 推廣食農教育

2024-10-18
瀏覽:
3,651
推:
0
回應:
0
1:40

學生合租真的省錢嗎?共享空間的現實與挑戰

2024-10-18
瀏覽:
2,812
推:
0
回應:
0
1:36

鄧公里祖孫共餐 共築歸屬之地

2024-10-18
瀏覽:
8,895
推:
1
回應:
0
1:39

大學開放心理假 高中職也跟進

2024-10-18
瀏覽:
2,362
推:
0
回應:
0

青農實踐友善農業 福壽螺製肥再利用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156篇報導,共13,13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156篇報導

13,13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