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7公視再推出「活水溯源」&「森之歌」HD高畫質紀錄片
【活水溯源&森之歌】
公視「我們的島」「紀錄觀點」製作團隊
水對萬物來說是生存的泉源,公視在201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特別連續推出五部自製的高畫質環境生態紀錄片,歷經一年半的拍攝製作,走訪台灣五大山脈,紀錄北中南東四條河川,從河口到源頭,書寫人與河,人與山林的互動,希望透過這些令人感動的、令人傷心的環境影像,能夠讓大家看見台灣土地的傷痛與自然環境的珍貴,並且一同省思水資源以及森林保育的重要性,找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之道...
7/1~7/7晚間十點,公視13頻道再次推出這五部紀錄片,上次錯過的朋友,這次別再錯過喔!
擺渡‧淡水河
從淡水河三大支流的源頭開始紀錄,當天上的第一滴水落下,河水開始了漫長的旅行,一路上碰到許多與水相依的人,有了各式各樣的故事,最後河水帶著各種 的污染匯流入海,很少人會記得淡水河來自遙遠的山上,在水源頭,她曾經那麼清澈...
源鄉 ‧大甲溪
大甲溪全長140公里,是台灣第四大河,也是大台中地區兩百多萬人生存的命脈。有人稱她是母親之河,然而這樣一條河絕不溫馴,自古以來她的凶險與多變,譜寫著先民墾拓的艱辛;而人對河流無止盡的擷取利用,更改寫了她的生命樣貌。本片將帶您溯大甲溪而上,呈現源鄉豐富的生態景觀,同時也探討在水壩等各種水利設施層層截水之下,大甲溪面臨的生態與搶水危機...
縱古流今‧高屏溪
「走大水,拼溪底」,是高屏溪高灘地上的特有生活模式,百年來,人的意志與鬥志,就在這條南方大河上搏鬥。全島流域面積最大的高屏溪,也是豐枯變化最劇烈的河流,流域環境的高度差異,再加上多元族群在此生存與遷徙,也同時孕育出磅礡不凡的文化特色。莫拉克風災造成的傷痕未平,高屏溪的怒吼之聲迴盪山際,此時,正是人們學習與河共存的關鍵時刻!
美麗或沉淪‧秀姑巒溪
東部的河川有著一種狂野的氣勢,於是許多人來到秀姑巒溪泛舟,感受溪流的野性,不過觀光之河不是秀姑巒溪的原味,文化之河才是它真正的樣貌,這條河是阿美族和布農族人的原鄉,在中下游阿美族人的捕魚文化由河而生,而上游的拉庫拉庫溪是布農族人世居之地,但是在河流的源頭深處,卻上演著一場殺戮戰役,透過歷史的眼睛,將看見秀姑巒溪的舊容與新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