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鐵和陶擦出新火花 林時植的陶藝人生

2022/01/06 20:00
4,765次瀏覽 ・ 12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劉昭宜、陳泓伸 ∕ 新竹市報導】你知道什麼是「金屬陶」嗎?位於風城—新竹市的鬧區有一間小巧可愛的陶藝工作室「陶藝之林-藝術空間」,主理人林時植投入陶藝創作超過二十年,他將兒時跟著父親學習的鐵工技術融入陶藝,利用焊接技術將二者合而為一,獨創許多別具特色的複合媒材陶藝作品,展現出「似陶非陶」的創意效果。

沒有白走的路 將經歷化作養分

「小時候,老師一定會出一題『我的志願』的作文題目,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寫下要當一名畫家」林時植笑著說道,從小便對美術感興趣的他,在沒有紙筆時,會就地用樹枝在沙地上作畫。事實上,林時植並非出身藝術世家,家中從事鐵工廠,使他在鏘鏘作響、充滿金屬的環境下長大,放學後,每當同學在外頭玩耍時,他只能跟著父親在家做鐵工,因此年幼的他自然而然地對鐵工產生了排斥感。

高職美工科畢業後,林時植直接去當兵,退伍後再進修,讀的是化工。二〇〇〇年,台灣正好遇上產業外移浪潮,當時林時植選擇留在台灣,希望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原該接手父親鐵工廠的他,經歷審慎思考與掙扎後,決定實踐兒時夢想走上創作之路,由於當時學習雕塑已近十年,不甘願受大環境及現實所迫而放棄這項技藝,於是他想到能將雕塑與陶藝接軌。陶藝原料取得容易、學習人口眾多,亦為僅有的可徒手成形之工藝,相較於其他工藝來說,不至於太難生存,因此林時植決定將鐵工廠改建爲陶藝工作室,並為自己設下五年的時間為停損點,在之中全力衝刺。不過令人詫異的是,在這之前,他從未接觸過陶藝,僅擁有美工科培養的雕塑基礎,一切從零開始。

從鐵工、美工至化工,再到如今的陶藝,林時植從未刻意安排人生的道路該怎麼走,他認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段經歷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好比專科念的化工乍看之下與陶藝八竿子打不著,然而化工的化學式正好與陶藝的釉藥有異曲同工之妙,讓他在釉藥的掌控上能更快上手。

照片

為了實現兒時的創作夢想,林時植不斷鑽研陶藝雕塑。攝影/陳泓伸

跳脫框架思維 藉觀星獲得靈感

林時植自二〇〇〇年開始自學陶藝,並從未真正地「拜師學藝」過,不過若不幸卡關,他也積極請教陶藝前輩們,汲取前人的經驗與技術,「全台灣的陶藝老師都是我的老師」,林時植這麼說道。

藝術創作者普遍會遇上兩種困難,首先為靈感的匱乏,後者則是遇上瓶頸,而以上兩者正好是林時植最喜歡碰到的,勇於突破的他認為一個人在遭遇困難時,代表自己已達到自身的極限,當你越過障礙後,便又升高了一個層次,那種成就感是難以被其他事物替代的。

從小就有觀星興趣的林時植,至今仍熱愛這項活動,一有空便會至山上看星星,和宇宙交流、對話,並從中獲得能量與體認,讓他重新思考自己為何而活、活著的意義與使命。「觀星」遂成為林時植創作的幕後推手,在和宇宙的接觸往來中,他找回自己的初心,這些想法提供他源源不絕的創作想法與靈感,這也正是為什麼他創作至今從未面臨靈感枯竭的問題。

活用複合媒材 碰撞出新火花

對於林時植而言,陶土是一種良好的創作媒材,但並非創作的所有,現代的陶藝早已不再侷限於生活陶藝,受個性與成長背景影響,他喜歡研究與挑戰將各種媒材導入陶藝創作中,金屬、玻璃等媒材皆在林時植不斷地嘗試後,成功與陶藝品結合,展現出獨一無二、「似陶非陶」的特性。早年創作的「孕」系列作品講述自我走上創作的重生,當時林時植還是單身,因此作品與自己的小孩無關,僅是自我內心的體悟。其中作品「無限大」就利用了陶土、黃銅、生鐵與木頭等素材,展現自己下定決心開始創作,同時象徵對自我的期許。

照片

「孕」系列作品用以闡述其無限大的概念,也象徵著林時植自身的期許。攝影/陳泓伸

近幾年,林時植則投身陶藝與金屬的融合,陶藝代表了現在的自己,金屬則是過去、無法切割的自我,兩種媒材是極其極端的,陶土感性、柔軟,進窯燒成後卻會變得堅硬無比,更甚金屬;金屬則是理性、堅硬的,然而加熱則會變軟,兩者的結合令人耳目一新。「我是個念舊的人,當初鐵工廠的機具我都留著,正好現在創作也用得上」林時植說道,當遇到金屬媒材的專業問題時,他也時常請教父親,藉由鐵導入陶藝的創作,他想試著修復當初拒絕繼承鐵工廠對父親帶來的傷害。

照片

林時植將感性的陶土與理性的金屬融合,創作出別具特色的「金屬陶」。GIF製作/陳泓伸

環保「金屬陶」 創作結合自身理念  

林時植早期的創作以觀星獲得的體悟為主,「找自己」系列便是一連串找尋自我本質、探索人生哲理的過程,利用「去臉化」、拉長人體結構等手法,呈現出現代社會的冷漠和功利。作品「人生旅程」用一條白色時間長廊串接人生各個不同階段,將點、線、面、時間完整呈現,並延伸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後期的創作則因成家開始注入生活、兒女等元素,「異域」系列利用獨創「金屬陶」技術,傳達自己生兒育女後,對於環境污染造成孩子身體狀況出問題的擔憂與諷刺,全系列的時空背景為地球暖化造成人類滅絕後的年代,經由林時植推演,呈現想像中未來年代海中生物與鋼筋水泥等人類殘留物共存的現象。其中「異域no.14」作品有雙巨大的眼睛,幫助牠在黑暗的深海看得更清楚,以門牌號碼、瓦斯壓力錶映襯後人類時代海底生物之生存空間,反諷遭到人類破壞的環境。響應環保,他堅持不使用任何現成買來的金屬物件,每一個金屬元素都是他到回收廠搜集而來的廢棄物,如電路板、舊螺絲、廢鐵等。

「這系列最耗時的部分在於要找到合適的廢棄金屬需要花很多時間,找到了才能繼續創作」林時植解釋道,此外,他亦花了快兩年的時間研發與熟練「金屬陶」的製作,如今大致可將之分為三步驟:擷取、演化、重組。首先利用陶土的柔性,擷取並雕塑出生物特徵,接著以美學、生物學等角度思索及推演物種可能的變異形式,最終再以焊接技術,將陶土與金屬融合,由於兩項媒材的熔點不同,要使之結合相對地有一定難度,「一開始的作品會很小心翼翼,所以之間的接點很明顯,到了後期越來越大膽,兩者的接點就自然許多」。

除了「異域」系列描述人類滅絕、環境污染黑暗面,他亦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著手全新系列的創作,希望為疫情下的人民帶來希望與光明。林時植以自身作為兒女的榜樣,現在就讀高中的女兒從小受到家中藝術作品的薰陶,也對畫畫十分感興趣,「有時候畫畫的時候,爸爸會在旁邊看,給我建議、指點我」。

照片

《異域》系列作品,用以描繪人類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圖片來源/陶藝之林 藝術空間

透過教育 將「美」傳承下去

「我就像是在用創作寫自己的人生日記」,經歷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評選後,林時植於一百多位台灣工藝師中脫穎而出,獲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肯定,列為「第四屆台灣工藝之家」其中一員,他決定一改以往閉關自我的創作模式,敞開工作室大門,並走入校園任教,現於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茶陶文創學位學程擔任教師,指導學生陶藝創作,為的就是發揮自身對於藝術的專業與美的感知力,影響周遭的人,將台灣的工藝技術傳承下去。他指出,當代資訊發展快速,卻可能扼殺學生的思考與想像力,學生經常一拿到題目便馬上查類似的圖像參考,但他認為應該做的是在腦中不斷思考、感受、想像,進而拼湊出屬於自己的詮釋。

「我一開始也覺得這沒什麼、在這方面到底能做出什麼,沒想到他在解釋作品的時候,很多東西的層次比我們平時想到的來得更深」林時植的父親說道,儘管並未接手父親的鐵工廠事業,林時植仍憑藉自身努力與天份,讓世人看見獨特的複合媒材結合陶藝創作。

照片

台灣工藝之家對林時植的創作給予肯定,並啟發他透過作品來影響周遭的人們。攝影/陳泓伸

採訪側記

來到林時植老師的「陶藝之林-藝術空間」,擺置了許多充滿溫度的陶藝作品,每一件作品其背後都富含老師的人生經歷與故事。藉由詳細且具體的示範與解說,我們更認識了林老師獨門「金屬陶」的要領與技術。

延伸閱讀

法華彩瓷大師張美雲 重現明代失傳技術

家族四代產業 蘇正立「窯」出新篇章

恆春陶藝家 「薰陶」孩童人文素養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