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濕氣太重 飲食方式及生活習慣是主因
人的生理會隨著四季變化,而雨季的濕冷與夏季潮濕都容易導致人體濕氣重,常見的症狀包括頭暈目炫及四肢沈重,針對不同體質也會產生不同病症,新店漢唐中醫診所醫師蕭亦愷表示,常吃重口味食物及作息不正常都有可能造成體內水份難以代謝。
夏季潮濕悶熱,容易造成人體濕氣重,而時常身體潮濕的民眾,經常會出現疲勞、四肢沈重與腦袋昏沉等症狀,新店漢唐中醫診所醫師蕭亦愷指出,平時就有許多生活習慣會導致體內濕氣重,像是吃寒性及重口味食物,任何低於體溫的食物進入體內都容易讓水份無法代謝。對此,蕭亦愷表示:
「這就是積水嘛,那怎麼樣會積水,水份一定要是冷水才會堆積的起來,所以說第一個水果像西瓜無法被代謝,那它就會在我們身上就開始吸起來,所以早上起來臉會變大,這就是水腫、濕氣重。冰的東西、水份多的水果,然後冰的飲料、生菜沙拉,任何低於體溫的都會讓我們身上變得很容易吸水,水份代謝不了就是濕氣。」
蕭亦愷也提到,平時可以透過按壓合谷穴和小腿三穴道來解決身體的水腫,也可以按壓小腿的脛骨檢測其是否含有大量濕氣,蕭亦愷表示:
「我們小腿的三個穴道,大家有空可以自己按一下,就可以解決我們腳下肢、小腿的水腫,我們剛剛講了,早上起來就是看你連有沒有變大,平常可以看你舌頭有沒有變大,旁邊有沒有齒痕,舌頭膨脹之後旁邊就壓到牙齒就會有齒痕,那到下午的時候要看你的小腿,按看看你的脛骨,一般來說我們按個一分鐘,放開後它彈不起來的話,就很像海綿沒有彈性了都是水,所以早上起來看臉,然後中午看舌頭,晚上看小腿。」
蕭亦愷也說到減緩體內濕氣的方式,呼籲民眾少熬夜、多攝取清淡的食物,並透過運動發汗排除濕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好的特效藥。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高家芸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