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三芝小基隆福成宮 金面媽祖百年歷史

2023/05/26 01:33
4,88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早期臺北府城大天后宮因颱風侵襲而倒塌,金面媽祖神像被收藏於臺北州廳。三芝仕紳黃見龍申請迎至三芝莊,莊民集資興建小基隆福成宮。而後媽祖靈驗事蹟傳遍各地,香火鼎盛。小基隆福成宮另一特色在於其建築之美,不只泥塑,也包括木雕作品,以及表現在龍柱、香爐上的石雕。民國93年臺北市文化局發起「清代臺北府城大天后宮金面天上聖母神像重回臺北城」活動。95年由民政局接辦,並聯合擴大為「北台灣媽祖文化節」。媽祖神像由臺北府城北門進城,到臺灣省城隍廟停駐接待,最後在天后宮舊址二二八紀念公園回鑾起轎。民國109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台灣媽祖文化節停辦並延後至111年由新北市平溪十分寮主辦。小基隆福成宮總幹事林進興提到:

「1888年,也就是在清光緒14年的時候,在我們台北大天后宮,由地方仕紳,還有官方所主祀的媽祖廟,已經有135年的歷史了! 大部分都是黑面或者是粉面,那本宮金面媽祖是因為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親自請我們的欽差大臣沈葆楨回我們唐山,由我們清光緒皇帝親自來敕封。在民國93年的時候臺北市建城120周年,當時的市長是我們的前總統馬英九。那從民國95年開始,我們就已經慢慢擴大到各縣市,參加我們這個每年在八月上行的這個北台灣媽祖文化節的活動。」

台灣有一句俗諺:「大媽尊貴鎮殿、二媽出巡食便、三媽救苦出戰」。金面媽祖是象徵媽祖成仙得道、金光閃閃。在古香古色的廟宇建築中,更能感受到莊重肅穆的氣氛與獨特細膩的藝術風貌。福成宮的木雕裝飾是由台灣木雕宗師黃龜理所雕作,大部分題材取自於忠孝節義精神。廟方於翻修整建時,將其作品保存於玻璃櫃中展示。此外,位於二樓的鎮殿媽祖採取泥塑的方式,由兩根棍子組成主體,再用泥巴、糯米、糖及稻草來塑型。而回憶起小基隆福成宮的大事蹟,林進興和副主委林秋香也提起:

「本宮的鎮殿媽祖還有我們四位的宮娥是泥塑的,雕刻神像來講,最厲害的就是泥塑,再來木雕,再來其他的石雕。「憨番扛爐」這個爐是由整顆石頭來雕塑的,三個原住民的雕像來扛這座金爐。」「本宮有9大尊的大媽祖,23尊三尺至五呎的小尊媽祖。逢六就做一次醮,六、十六、二十六。建廟十月初二,我們會有做法會三天。百年大醮真的當初做的很盛大,居民都跟著我們不殺生、吃素。」

行之有年的北台灣媽祖文化節,就是來自於三芝福成宮的金面媽祖。截至目前為止,北台灣媽祖文化節已經舉行18年了,而每年農曆五月初七的遶境活動,是媽祖出巡祈求平安的日子,以及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和十月初二建廟日皆會舉行法會。寺廟自古以來是聚集所在地,更是民眾的信仰中心。廟方為了回饋社會大眾,也為能推廣廟宇文化,運用捐贈物資的方式幫助弱勢族群,還提供急難救助的服務,以做公益的方式發揚天上聖母的精神,三芝民眾謝小姐與林秋香表示:

「我們的信仰是媽祖,很特別的是我們有金面媽祖,我們常去廟裡拜拜,尤其是農曆年的時候我們會去祭改,保佑一家大小平安。農曆五月初七是三芝的大日子,馬路上很多人準備案桌,在馬路上拜拜,會有繞境活動,很熱鬧,晚上會辦桌請客。」「每一年的十二月,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來做冬令救濟,都是善心人士所捐贈的物資及金錢。我們的名冊是由區公所統一給我們的低收入戶。另外還有一個葉惠娟的基金會,這個是急難。希望我們能服務跟幫助更多的人,讓媽祖娘娘的善心發揮出來。」

新北市三芝區小基隆福成宮以「金面媽祖」聞名,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軌跡,無論是建廟故事、金面媽祖神像,或是建築構造都非常有特色。福成宮歷史悠久,不單單是當地居民共襄盛舉,也有來自外地的香客專程前來參拜祈福。它的故事別具一番風味,讓後人回味無窮,值得關注及探討其中的奧妙之處。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陳郁茹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