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們別怕! 花果山上有位守護者
標一:顛覆刻板印象 台南烏山有獼猴
NS
猴聲
OS
一隻隻可愛呆萌的台灣獼猴,在這座花果山上,自由奔放的穿梭在樹叢間,這裡是台南烏山獼猴保護區,牠們最重要的家。
NS
爬樹聲
OS
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種,也是本島上唯一和人類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在2019年一月,從保育類前三級降為第四級。不是除名,而是降級。同樣是一般類野生動物不能飼養。而這些猴群都是由林耕竹負責管理,五年前,夢想與現實掙扎下,人生無法再為自己而活,返鄉接手管理猴園,巡山時觀察山林變化,也視察猴群們的活動範圍。
Bite烏山獼猴保護區負責人 林耕竹
像我們這邊山區已經盡量維護好了,其實落石還是開始增加了,再加上猴群的活動範圍改變了,猴群爬樹的時候,爬林子的時候 ,石頭就被滾下來了。(獼猴出現)好啦,好啦, 乖。
標二:溫暖之神拚命 全力守護台灣獼猴
OS
那一聲是親切地問候。
NS
(獼猴聲)
OS
有著生物學背景的林耕竹,從小生長在彌猴群山中,三代人為了獼猴,傻裡傻氣,拚盡全力,花光血本,全靠自給自足,讓獼猴在這世代中有一口氣。
37年前,爺爺因為憐憫即將被誅殺的母猴,花了錢,買下牠,讓牠回歸山林。那時才知道,自家私人後山,獼猴才是原住民。
Bite 烏山獼猴保護區負責人 林耕竹
那爺爺覺得好玩就多照顧一陣子,那同時他也發現,數量變越多,活動量變越大,會不會發生問題,像猴子多了,農損會不會變得嚴重,所以爺爺他一不做二不休,飛去日本學保育的管理工作。
OS
從那開始,山林管理,定點投食和餵食。或許充滿爭議,有人認為餵食不是保護,也有人認為投食能讓獼猴保有覓食的能力。
獼猴需要的其實很簡單,吃飽喝足,但是不被諒解卻成了負擔。
一般成年獼猴的食量,一天需要四到六公斤,而生育週期為兩年一次,一次生育一隻,但小猴出生第一年的夭折率,卻高達三分之一,換句話說,每三隻就有一隻無法存活過來。
Bite 烏山獼猴保護區負責人 林耕竹
剛出生的小猴毛髮免疫系統,內臟發育還不完全,所以很容易因為天氣變化,就會容易生病,那像暑假的五月到九月,正常是雨季,所以小猴剛出生第一年,牠的身體狀況還不穩定的時候,就要接受環境的考驗。
標三:化衝突為愛 人猴生態共存
OS
相較貓狗動物一次生七八隻,獼猴的生存卻是岌岌可危,猴子猴孫能不能綿延下去,那還要再看看人的臉色。人猴衝突,農損問題,土地管理,成了最大問題。
Bite 烏山獼猴保護區負責人 林耕竹
主要是最靠近生態區,這一側的農民,絕對衝突是最嚴重的。因為他們的果園,剛好跟生態區連在一起,猴群的活動最近,那破壞衝突就最大,那特別是像選舉期,如果沒有爭取到,所期待的補助跟資源的時候,變相的就是拿猴子直接出氣嘛。
OS
土地開發,生存空間壓縮,彼此都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可能一不小心被捕獸夾斷了手掌,餓了,覓食,頭蓋骨就被鐮刀掀起,獼猴不會說話,對於這些他們無能為力。但隨之而起,卻是反對保護的聲浪,不再是物競天擇,而是沒了選擇。
Bite 烏山獼猴保護區園主 林伯伯
法規是死的,人是活的,環境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會把它改變,那當改變的時候,我們要來適應這個環境,讓野生動物能夠延續牠的族群的生命,有的時候不得不迫已。
OS
猴命,人命都很重要。生存將是關鍵,真正保護彼此的方式,農業轉型,友善防治,架設電圍網。
Bite 烏山獼猴保護區負責人 林耕竹
野生動物從林子下來,靠近果園的時候,牠進不去。他不是放捕獸夾陷阱去傷害動物,它是用物理隔絕,越過去的時候,一定需要踩踏點或抓握,那牠會摸到這個纜線,那會輕微通電,像強力電蚊拍啪一下很痛。
標四:薪火相傳 三代人守護花果山
os
雙贏,和平共處,成了最大願望。
Bite 烏山獼猴保護區園主太太 陳婆婆
因為我們是守灶之人,那是薪火相傳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永續經營,代代相傳。如果我們可以點燃它,我都盡量把灶火升起來,就是讓它火不要斷。
OS
星火燎原,生生不息。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動物能共存,人類是聰明的。如果多想一點,可怕就不見了,痛再也不疼了。那熱血生命的三代人,用血汗去保護,讓這座花果山上的獼猴們,依然是自在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