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教育部 DOC據點4年登大人?隆興DOC即將熄燈?

2010/12/21 09:33
4,357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記者/ 陳佩芬 報導 

「教育部每年補助數位機會中心(英文簡稱DOC)少少的經費,它所彈出來的「蝴蝶效應」和「漣漪效應」非常的大且強而有力,但,每個輔導據點卻因為經費補助逐年減少及四年期限的到來,而即將熄燈,未來不知何去何從,只能靜待長官們審慎評估後的回應。」吳鳳科技大學輔導團專案經理邱垂鎮感慨的說。
 
 

照片


照片

政府有感於城鄉間的數位落差日趨嚴重,民國93年,由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提出「縮減數位落差四年計畫」,將其納入「數位臺灣計畫」項下,列為國家重大政策,在城鄉組部分,由教育部整合各部會資源,成立地方輔導團,由輔導團來輔導每個社區的數位機會中心,致力縮減城鄉、各群體間的數位落差,創造更多的數位機會。

照片

 
隆興數位機會中心於民國9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成立了5年,一直秉持著教育部賦予的使命,囊括了教育方面文化的傳承、地方產業的整合、振興等。去(98)年成立行動DOC和DOC教室,在嘉義縣中埔鄉用走動的方式,服務了 8個村落,滿足村民生活上的需求,如老人的掛號、訂票、政府的健康捐、就業服務等,這是領先全國DOC的創舉,更榮獲教育部七大教育示範中心之一,該中心指導講師賴俊吉表示,我們在經營上著墨很多,這幾年看到村民們數位能力明顯的提升,學會從數位化的角度,觀看從小生長的村落文化、產業發展,雖然都已漸漸式微,但透過數位化的整理,運用千變萬化的方式,激發村民可以重新來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及產業的運用,進而帶動整個地方的發展,是我們所樂見的。

 


照片
竹北社區參訪交流
 
照片
枋寮鄉民主婦女促進會志工參訪研習
 
照片
台北縣石門鄉富基社區參訪交流研習

去年一整年就有170輛遊覽車來到隆興社區參訪,賴俊吉肯定的說,我們服務範圍相當廣泛,著重在各個年齡層,雖然我們只是一個隸屬在隆興社區發展協會下,小小的數位機會中心,已經跳脫「一個村」的經營型態,行動式服務使得社區整體參與非常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看到這樣的景象,讓我們感到欣慰,更代表中心用心經營的成果,希望政府能夠排除萬難,讓我們的DOC能夠永續經營。
 

照片

照片

日前,嘉義縣中埔鄉隆興DOC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了四年來的成果回顧展,隆興數位機會中心在嘉義吳鳳科技大學資管系所輔導的這些點裡面算是最成功的其中之一。這兩三年在教育部不斷的刪減經費下,由去(98)年的30多萬到今年剩下不到一半的15萬,還能夠有這樣的成果展現,為的是要讓教育部及各界知道,他們的團隊確實落實了政府所推的重大政策,即縮短數位使用跟數位機會教育等豐碩的成果,是值得大家繼續支持、推展。

照片

DOC是否能永續經營,靠的是在地人積極參與、回饋,也因為感受長輩們求知的慾望,讓執行整個計畫的賴俊吉講師積極尋找其它的補助資源,他回想,剛進隆興社區,居民認為東西舊了就是不好,就是髒了臭了。我們運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導這些老人家,願意把這些東西重新再整理重新、回味,可以讓年輕一輩回過頭去看長輩的生活型態,這裡面蘊藏著老祖宗的智慧,他說,如果因為我的積極,能夠讓社區的阿公、阿嬤電腦能力提升,增進跟家人相處的機會,那我在所不惜,可是事與願違,因為補助並不是這麼容易申請。

照片

去年的14個據點:隆興、大埔、中埔、太和、鹿草、鹿滿、達邦、石棹、瑞理和興、義竹、東石、六腳、梅山、隙頂,有些地方才漸漸要萌芽,有些像隆興一樣,可以向外延伸的村庄,可能會因為這樣而夭折,在今年,已有6個據點和興、義竹、東石、六腳、梅山、隙頂被停止補助,現在只剩東石和隙頂2個點勉強的經營,邱垂鎮臉色凝重的說,如果這情形持續下去,我們團隊過去幾年累積的成果,將付之一炬。這樣的一個據點要持續經營,靠的是政府的義助和地方的凝聚力,而DOC就是扮演著地方資訊吸收跟地方串聯、連結的重要角色。教育部每年補助每個DOC, 20~30萬的經費,在經費逐年縮減,中心的夥伴仍然持續以往時程填寫報告,每年要舉辦2~3次的成果活動,還需要辦理50~100小時的相關數位教育課程,在城鄉數位資訊漸漸接軌之際,卻也因為四年的期限,認定每個DOC據點可以獨立運作,而不予以補助,對地方來講,如何尋求資源經營下去,將會是個極大的難題,如果中央他不重視這一塊,對在地鄉親要去跟他陳述政府真的很關心、很希望幫助他們,這真的只有口惠而沒有實惠。
 

照片

左為-繼續留下來服務的林家佑

去年的DOC駐點專員,今年因為經費刪減,無法續聘,繼續留下來服務的林家佑志工說,四年前因緣際會來到數位中心,沒想到一待就這麼久,這一路看著中心和社區居民運用數位資訊的能力漸漸成長,是促使我留下來的主要原因。希望政府能重視鄉村間數位提升的區塊,讓DOC可以持續運作,造福鄉民。
 


照片

梁木水阿公說,我們時常來這裡,來這兒較快樂,如果這邊關掉,無法繼續,這樣會讓我們回到以前待在家看電視的生活
 

照片

林陳秋阿嬤說,我每個星期二、四都會來學手工藝,感覺真好,這邊辦得很好,班長也非常的盡責,如果沒有活動中心,老人會很無聊,沒有地方可以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