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族群語言報告書》解構政治動員符號記者會
主辦單位: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
時 間:2007/11/04(日)上午10:00~11:00
地 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3貴賓室
(台北市濟南路一段3-1號/ 開南商工斜對面)
出席人士:
李廣均 族群語言小組召集人暨報告書主筆
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簡錫?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馮建三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 / 政大新聞系教授
周奕成 第三社會黨召集人 / 「世代論壇」執行長
選舉激戰時刻,蔣介石銅像卻遭惡意潑漆,這是「轉型正義」?「入聯」「返聯」為啥較勁?而誰又是兩低一高(教育程度低、收入低、年齡高)所支持的鄉村黨?骨灰罈真的透露親中賣台的罪證?
「去蔣」、「入聯」、「賣台」、「戰禍」,這些符號到底是不是負面族群語言?記者會上,我們不僅一一拆解政治人物使用「顯性族群語言」的包裝紙,更為各位解構「隱性族群語言」包藏禍心的糖衣。
和平基金會族群語言小組醞釀半年多,解析1994年至今13年來的負面族群語言,概分成四種類型:沙文主義式、集體動員式、標籤式、代罪羔羊式。記者會上不僅公布這些語言撕裂族群的嚴重程度,更以趨勢圖表進一步分析,到底族群語言都在什麼時間點上,巧妙地大量出現。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