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增僑生個人申請入學 盼更多僑生回國就讀
【專題記者/李暉穎、吳俊葵、黃晴之】
台灣推動僑生教育政策已經有九十八年歷史,一百學年度全台僑生人數包括港澳生,共有一萬五千零八十六人,其中約有百分之九十三就讀大專院校。現在隨著經濟和資訊進步,僑生在升學上有了更多選擇,不過近幾年僑生的報到人數卻不如預期,報到率平均只有六成不到七成。
對此,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主委林淑貞認為:「報到率受科系影響還有學校歷史知名度,譬如學校在世界排名,還有某些專長領域表現,甚至學校的地理位置也會影響僑生要不要來。」而不少僑生也表示,科技進步資訊容易取得、僑居地設立更多大學等原因,讓學弟妹有更多升學選擇,不少僑生最後決定新加坡、中國大陸、歐美國家甚至是僑居地的大學就讀。台藝大國樂系僑生溫國雄說:「我覺得這方面算是一個競爭吧,就是台灣跟別的國家競爭,這還蠻難的。」
為了提升報到率,今年起僑生海外聯合招生的入學管道新增設「個人申請」,希望讓僑生依據專長,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式就學。新制度由參與系所自行決定招生名額和審核方式,不再以學科成績當做唯一標準,像是音樂、美術等著重在藝文、創意能力的科系,僑生便可以藉此管道入學。對此,台大學務處僑生及陸生輔導組主任周漢東認為:「這有一個好處,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科系去讀,另外系所也可以由這個作品裡找到適合的學生,我想這是雙贏的政策。這對於整個招生名額也會增加,我想這可能不只是雙贏,是三贏。」
另外,這幾年為了吸引更多僑生就讀,不少大學對僑生提供保障住宿、獎學金和校內工讀。政大學務處生活事務暨僑生輔導組組長盧翠婷表示:「僑生的部份能繼續維持跟本地生相同學費,當然是最大利多。如果將來有所調整,當然會影響來台就讀的意願,另外,可能教育部也能增加獎助學金名額,這是非常直接而且有效的。」
除了學校和教育部提供誘因外,很多僑生選擇到台灣念大學,主要因為台灣的大學體系完整,教學方面與國際接軌,學費和其他國家比較相對便宜,文化與生活習慣也和僑居地差別不大。台大牙醫系僑生林煒倫提到:「台灣軟實力方面做得蠻棒的,當初選擇台灣就覺得台灣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國家,不會是由一堆冷冰冰條例組成的國家,這是我喜歡台灣的一點。」政大教育系僑生謝博雅也說:「這裡的大學生活蠻精彩的,大學校園也是我們夢寐以求、偶像劇裡的那種校園。以台北的交通來說,相較我們國家方便很多,會想要追求這樣的生活。」
雖然目前僑生入學報到率只有六成左右,但來台就讀的僑生人數近五年卻穩定成長,平均成長率為百分之二十七。教育部期望透過新增「個人申請」入學管道,提升報到率也吸引更多僑生來台就讀,不僅培育海外的華裔子弟,也讓優秀僑生能夠留在國內,為社會所用。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