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新手123,共51集,每集2分鐘的短片,為你的公民新聞製作打下深厚基本功。
27)鏡頭語言
本集教案下載PDF檔(KB)
27) 鏡頭語言
流暢的畫面,讓人看的舒服;節奏掌握得好,能引領觀眾從頭看到尾。鏡頭的選擇,就是吸引觀眾目光的關鍵。本單元將跟大家分享各種鏡頭語言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如何善用遠景、中景、近景、特寫各類鏡頭的排列組合。
●撇步123
Q不同鏡頭語言,如何選擇?
A鏡頭語言解析
1遠景 Long Shot
畫面涵蓋大範圍區域及人物周圍廣闊的空間環境,遠景常使用在影片開頭用來交代環境。
遠景可表現廣闊、浩瀚的場面與自然景色、點出主體與環境或動向的關係。
2全景 Full Shot
如果是拍人的話,全景就是主體全身的畫面。
也有人將遠景視為全景。主要是因為鏡頭的區分範圍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3中景 Medium Shot
中景拍攝畫面範圍比全景小一些。以中景來拍攝人物,通常視覺範圍是從該人物的膝蓋以上來拍攝。
4近景 Close Shot
介於中景和特寫之間的鏡頭。近景拍攝人物,通常是從頭頂到胸腹的範圍。
5特寫 Close Up
近距離捕捉人或物的鏡頭,將被攝物放大或強調細節的鏡頭。特寫是強而有力的表現手法,能突顯人物表情、呈現物件局部和細節。
如果要更完整的強調重點細節,可用大特寫。例如:被攝者難過落淚,就適合用大特寫拍攝「眼睛」來突顯情緒。
●密技123
保護受訪者的鏡頭語言
1. 剪影 (Silhouette)
採用背光(逆光)拍攝,會使得被拍攝對象呈現一片黑暗,只顯出大致的輪廓。若受訪者不願露臉,可安排他背對光源錄影,這樣既可保護受訪對象;又能呈現受訪者說話時的肢體動作。
2. 畫外 (Off Camera)
畫外,顧名思義是「沒出現在畫面(鏡頭)內的東西」。舉例來說某位演員可沒在畫面中現身,但他的聲音、影子或其他效果在畫面中出現,暗示他在畫面外的存在。像是電影中某人要開槍自盡,畫面沒有帶到持槍者,只藉由槍聲,觀眾就能知道發生什麼事。
在新聞報導中,無法和受訪者面對面訪問錄影時,經常拍攝電話機或剪輯當事人的資料照片,來呈現電話訪問時的對象和所講的內容。
●知識+123
訪談中常見的鏡頭
過肩鏡頭 / 拉背鏡頭 (Over-the-shoulder shot)
隔著一個或數個人的肩頭,朝另一個或數個人拍攝的鏡頭。過肩鏡頭的拍攝距離,大致在中景到中特寫之間。在電視訪談或影片中人物的對話時,比較可見到使用過肩鏡頭。
優點:就畫面佈局而言,過肩鏡頭能增加畫面構圖的深度感、讓兩位被攝者產生互動效果。
缺點:有影像工作者認為過肩鏡頭,比較適合電影;電視節目除訪談外,最好避免使用拉背鏡頭,如此會犧牲掉背對鏡頭的人物臉部表情,削弱畫面可看性。好似舞台劇,演員們就算彼此對話,也多半面對觀眾,而不會背對觀眾。
「X檔案」影集中的探員們對話,常會看到過肩鏡頭。拍攝這種畫面,要注意演員間的相對位置、還要留心處理景深與焦距,才能將前景、中景、背景協調地搭配在一起。
●延伸閱讀123
net
聯合新聞網(07照片精選)
●練習曲123
1. 觀看一節新聞,看看每則報導一開始,是否都有拍攝遠景交代地點,或是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2. 在拍攝人物對話時,試試拍攝幾個過肩鏡頭,看看效果如何?
3. 若你要報導環境污染讓某個地區水質拉警報,你會如何用鏡頭表達?
遠景(交代地點與週邊環境)→近景(垃圾到處都是)→特寫(水上漾著油漬)。還是先來個特寫(吸引觀眾注意)→近景(再讓觀眾更想一探究竟)→遠景(答案揭曉地點)。兩種不同鏡頭語言的排列組組合,哪種比較好?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