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水漾》,性教育掀波瀾【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嵌入:
文字-A A +A

【校園記事】《青春水漾》,性教育掀波瀾

2013年10月底,台北市議員戴錫欽於質詢時指出,由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以下簡稱本會)發行的性教育影片《青春水漾》於12所國小校園大量播放,而片中出現「敏感帶」、「性高潮」等詞彙不適合予小學生觀看,擔憂造成學生好奇模仿。此事引發了一些家長的恐慌,而後有團體不僅召開記者會要求禁播,甚至動員各縣市家長打電話到教育相關單位及本會表達抗議,沈寂多時的性教育議題因此再掀波瀾。

事實上,這是一場烏龍,戴議員質詢時所採用的資料,乃台北市教育局提供的錯誤統計數據,該局經過查證,僅兩所小學曾擷取約1分鐘(廣告)片段,作為健康與體育課程導言(註一)。針對此事本會已發佈聲明(註二)澄清,《青春水漾》主要推廣對象為高中職學生,本會講師並未對國小學生宣講,而此事件正凸顯台灣在性教育推動上的困境。

《青春水漾》事件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性的敏感態度,部分家長認為影片內容太露骨,擔心引發學生對於性的好奇。然而觀察青少年的生活經驗可發現,採取迴避或隔絕的方式是不切實際的。事實上,「性」是無所不在的,在科技普及的今日,只要打開電腦或滑滑手機,就能輕鬆找到相關資訊。此外,青少年喜愛的偶像劇、電影、漫畫、小說等不同型式的流行文化,主題經常都環繞在主角的親密關係,其中也呈現了性的互動。當浪漫的戀情進展到擁吻、熄燈,孩子當然會好奇後續發生了什麼事,準備好了的家長、老師,可以藉這個機會和孩子談談性;還沒準備好的,可能就會像《青春水漾》中女主角雅若的媽媽一樣,因為不知道如何與孩子討論「性」,只好選擇迴避。

性教育的層面相當廣泛,從個人的自信、自尊與自我認同,到身體探索、性探索及親密關係的互動協商等,都是人類身心發展的重要歷程。本會長期致力發展本土的性教育與性別教育脈絡,我們觀察到現行的教育充滿對於青少年性探索的焦慮。台灣的性教育由早期的避諱不談,到近年來僅著重於身體構造與生理知識,甚至有部分教育人員採取嚇阻式的教學(例如:播放血腥的墮胎影片,或強調性病與愛滋的可怕),企圖壓制孩子們對於身體和性的好奇。

除了防堵式的教學,也有教育人員一味灌輸孩子婚前守貞的觀念,卻刻意迴避或是忽略避孕、交往、身體自主權等概念,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未能真正回應青少年的經驗與需求,其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也值得省思。以美國為例,布希政府曾推廣守貞教育,但後來發現簽署「禁慾宣言」的青少年一年內有超過半數人毀約,或認為口交不算破戒(註三);也有學生因集體壓力而簽署守貞卡,但其實並不認同禁慾觀念。此外,社會大眾對於貞潔的標準往往男女有別,對於女性的束縛與檢驗常大過於男性,隱含其中的父權壓迫與汙名,不能被忽視。守貞是一種個人選擇,不是衡量個人價值的單一標準,美國的守貞教育被認為是失敗的性教育政策,我們在設計性教育的教學方法時,應該要取徑國外成功的經驗。

台灣在1998年曾引進瑞典的性教育專書──《可以真實感受的愛》,本書為性教育的教師手冊,主題是「如何與學生談性和親密關係」。瑞典於1955年開始在中小學全面推行性教育,著重性別平等的理念,推動成效相當可觀,不僅國民的性病罹患率極低,青少女懷孕率更是幾近於零。另一個長期推行性教育的國家──荷蘭,也擁有全歐洲最低的青少女生育率及青少年性病罹患率(註四)。

有鑑於歐洲國家在性別平等教育與性教育的推行上有著卓越的成效,本會先後取經於瑞典性教育協會(RFSU,成立於1933年),並出版《性要怎麼教?──性教育教師自學手冊》,以互動式的教學活動設計配合文字說明討論性教育概念,受到很多老師歡迎,也為本會的性教育論述打下基礎。在後續的教學與回饋中,我們意識到台灣需要發展更細緻的性教育論述,創造正向、友善的在地媒材,因此在2011年決定籌資,製作台灣本土的性教育影片──《青春水漾》。本片在首映會與後續的高中職校園巡迴中,都獲得教師與學生的正面肯定。

遺憾的是,有心人士利用家長的性恐慌,以造謠抹黑的方式在網路散播不實資訊,企圖影響本會在性教育上的推動。所幸亦有關心性教育議題的學者與社會大眾持續投書媒體(註五),以正向的性教育論述表達支持本會的立場。《青春水漾》作為性教育教學媒材,引發大眾強烈關注,雖是始料未及,但此一事件讓社會大眾對性教育有更多討論,也是一種收穫。未來本會將持續開發不同的媒材,為性教育與性別教育創造更多的討論空間。

(作者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研發部主任──謝莉君)

註一: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註二: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聲明稿
註三:美國失敗性教育,師大奉為聖經?
註四:『我寧願她帶男朋友回家過夜』談荷蘭性教育
註五:媒體投書

美少女資深以後:含苞欲墜與青春水漾的啟示
有話直說:哪裡有不A的性教育片
公主漫步雲端:請問,您有過性高潮嗎
歧視同性戀 不是宗教自由
悲傷的性教育
為何「性」可以成為恐嚇威脅的手段
反對性教育談性的守護家庭遊行
曾陽晴 你還欠傅天余一句道歉
性不性,豈容信口開河
青春水漾不是性解放
《青春水漾》何辜?一位教師的現場觀察
相關新聞

性教育影片 教局行文國小彈性播
學者籲尊重專業 家長憂適得其反
家長要求禁播《青春水漾》!性平會:不尊重老師專業
《青春水漾》涉人獸戀? 學者:連隻螞蟻都沒有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5

加入時間: 2014.01.09

網氏女性電子報

加入時間: 2014.01.09
13則報導
11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期待被期待的身影【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

2014-03-04
瀏覽:
1,942
推:
21
回應:
0

網氏女性電子報--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

2014-02-18
瀏覽:
1,782
推:
0
回應:
0
3:36

結婚,性不性由誰?【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

2014-02-11
瀏覽:
1,593
推:
1
回應:
0
3:58

愛離開以後【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

2014-02-07
瀏覽:
2,879
推:
112
回應:
0
3:18

孩子說我什麼都不懂【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

2014-01-28
瀏覽:
2,640
推:
152
回應:
2
4:52

再多一點時間休息【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

2014-01-24
瀏覽:
6,515
推:
24
回應:
0
4:07

櫃中十年【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

2014-01-21
瀏覽:
4,752
推:
71
回應:
0

《青春水漾》,性教育掀波瀾【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679篇報導,共13,18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679篇報導

13,18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