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艾庭、賴容愛/新竹市報導】一進到店裡,便可看到有貓走來走去,牠優遊自得的態度,就跟老闆林群想要提供給顧客輕鬆自在的感覺一樣。從高中就開始買二手書的林群,畢業於清大哲學所,在收藏十五年的書籍後,對於開店的第一直覺就是二手書店。即使已經將書店從台北師大搬到新竹清大,林群都期望能將他的熱情傳送給每個人。
正在挑選書籍的客人。
人生啟蒙
從小並不喜歡讀書的林群,是受了龍應台的野火集的啟蒙,在高中讀這本書之前,自認為是鄉下土包子,對於同學講的成語也聽不懂,只覺得都市小孩特別有教養跟氣質,這特別讓他受到衝擊,自卑感強烈。
一九八六年出版的野火集深深吸引他的目光,他一路讀著龍應台的書長大,高中一年級時甚至將野火集奉為散文經典。開店後,剛好有一次龍應台到他的店內,林群就對她表示感謝,覺得龍應台的書讓他很受用,龍應台算是影響他最大的人,因為他就是看了野火集後才開始努力讀書。
決心創業
開書店前的他,曾任補習班導師、律師事務所法務助理、歷史系助理,不過他覺得這些都不適合自己,於是想要出來創業。剛開始家人覺得要向銀行貸款高達九十萬,對於資金太高無法負擔會反對,不過他認為創業就是要自己承擔。當時的他看到了有本書說:「當遇到瓶頸時,你可以想想你喜歡什麼?來利用喜歡的東西創業。」於是他就想到了書店跟咖啡屋結合。
朋友說既然林群畢業於哲學研究所,就可以找些哲學家當作店名。哲學家的名字不是太長就太短,只有蘇格拉底念起來比較順口,因此以蘇格拉底為店名。一年後,有另一個朋友覺得既然店內那麼多貓,建議林群可以把「貓」融合進店名,就成了「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儘管店名變來變去,林群說自己對名字沒有很執著,與其他會特別去算名字筆劃的人不一樣,一切順其自然。
店貓「屁屁」。
原本林群在台北師大夜市附近開了一間二手書咖啡店,後來因為龍應台告訴他清大這邊在招商,剛開始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對方重複提起才同意先去看看,看完後發覺空間很大很好發揮,於是決定在這裡開間擁有音樂、咖啡、貓以及二手書的餐廳。不過有趣的是,他到現在還是不了解為什麼龍應台想要他去清大。
關懷貓也關懷人
有些店內的書是林群自己從小到大的收藏,有些是附近居民打電話到府收購來的,並沒有清大學生提供的書。因為他不相信怪力亂神、占星、血型之類的書,所以若有收到相關的書就會丟棄,只會留下花卉、文藝、設計、文史哲、建築、美術的相關書籍,當然也有關於貓的書。店內這些貓是關注網路上出現的那些領養資訊,最近老闆才又帶回了三隻小貓咪,愛貓的他,對待人也同樣和善。
書店外有一個區域是專門賣一折書籍,這裡所獲得的收入將用來資助行動書屋「唐吉訶德移動書屋」,專門送些英文繪本到偏鄉,幫助那邊的學子增進英文能力。店內有很多黑膠唱片、外文書,都是老闆的特別收藏,不過來這邊的大學生幾乎沒有人會看那些外文書。店內那麼多本書,林群說他很難說出特別喜歡哪一本,畢竟各個領域都會有喜歡的。店員陳小姐說:「特別喜歡看文學類的書籍,這些書帶給她很多感受。」店內還有些木頭雕刻裝飾品,那是在八八風災後,花蓮原住民利用大量漂流木所製作,老闆為了幫助他們而向他們購買。這些事情說明了蘇格貓底二手書店不只關懷貓也很關懷人。
店員所畫的店內人員組織圖。
持續經營
林群了解光靠賣書沒辦法維持收益,所以才會經營營業了咖啡店。每週二和六晚上,還會有「夜貓子電影院」,是與清大藝文中心合作,甚至不收費以回饋清大的學生,期許能在晚上吸引到更多人。
他認為獨立書店的營業是非常不容易的,書店跟其他店家一樣,都會面臨很多考驗,獨立書店所接受的考驗並不會特別大或小,但必須和其他商業型態一樣,力爭上游,想辦法走出自己的路。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