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幻遊樂解《尊德義》(八)銀髮游藝
好奇寶寶的公民新聞平台除了自己發新聞外,也轉載商業媒體不刊登的訊息、刊登網友的留言或投書,將一些好的訊息廣為傳播。這裡是好奇寶寶副刊『銀髮游藝』專欄。從2018 幻遊樂解《尊德義》系列文章,開始學習做一個稱職的主編和導讀人:
這第八則系列文章的重點是「當權者應該要處理好他自己內心深沈的價值觀」,而非將他知道的嘉言金句,原封不動的搬出來,在有利於自己狀況下,要別人去遵行。我自己就很能理解,有時候我分享一則文章,不是自己將其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行為準則,而是分享出去給別人遵行。現在我較能將文章消化後成為自己的養分,修正自己的行為,期待看過後有所長進。另外我看到這則文章提到:
綜觀所有動物系統,對華夏的先祖言,也只有人類能夠知道要反饋老去、失能的父母,而且這個能力,也是人所以異於其他一切動物的最大特點;但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顯然是自然賦予的,而講求孝道卻是人為的。
我有疑問:西方文化,好像人老了就是進養護所,會有子女去照顧,是最近他們看到東方社會的孝道文化後,才有的,55年前剛有電視的時候,看到西方世界,有一個印象是那裡是兒童的天堂、老人的墳墓,老人也沒有怨言,因為他們18歲就趕小孩出門自立更生。如果是這樣,這文章提到孝道是人為的,是人所以異於其他一切動物的最大特點,現象是針對華夏文化而言吧?
銀髮游藝回應我:我們的世代,已經摻雜西方觀念。問題是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西方文化才是正確的。
東西方文化因以前社會基礎不同而發生差異。當社會穩定,妳會發現西方也愛大家庭。
現代西方源於頻繁戰爭,家庭破碎,所有以小家庭為主。更為了求生存,小孩早早要求獨立自主。
征戰世界,使西方無暇考慮老人,年青人急於自我發展。。。
上接:
副刊:幻遊樂解《尊德義》(七)銀髮游藝
https://www.peopo.org/news/362497
************************************
幻遊樂解《尊德義》(八) 銀髮游藝
奮力求生存是世界上所有生命體,在器世間得以生存、延續的的根本能力。對所有的動物言,生養的親體,表現出對新生生命無私的愛,則是使所有生命體,得以成長、開展乃至獨立的最主要自然動力。然而,綜觀所有動物系統,對華夏的先祖言,也只有人類能夠知道要反饋老去、失能的父母,而且這個能力,也是人所以異於其他一切動物的最大特點;但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顯然是自然賦予的,而講求孝道卻是人為的。考量整個華夏歷史,我們可以毫不考慮地說:堯、舜時期倡議的五倫哲學,除了少數例外,是整個社會一直以來能夠穩定的根本力量。而孝道思想,則無形中串連起所有人橫向的連結。這個力量,使個人求生存的本能,擴大成族群求生存的匯聚力量,而成為儒家所謂「善德」之首。「善」,因此是一種人為的價值判斷,在《尊德義》一文中,它不是指專精的技藝能力,而是能使中性的「德」概念(自我求存的本能),轉變成一種在族群內,能被教育、承傳,共同認可的公共價值概念(集體求生存、發展)。
筆者相信,已經成家、育有子女,不論中外,略知華夏孝道概念的讀者,都有這種深刻的體驗:親身為人父母,對子女難以自已的牽掛,竟是如許牽腸掛肚,無法言喻;而許多的人,同時也只有到了這時刻,才真正了知書本上說的孝道是怎麼回事。這也就難怪現代人不時可以讀到類似:「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這種文章;也體會到千百年來,「子欲養而親不再」的慨歎。有這種經驗,讀者就能體會到,從小被教育的許多事物,從「知聞」到「親身體悟」,然後更進階到「能夠合理、適宜的表達,甚至操作」間,有多麼長的距離與鴻溝。透過此,因而必能理解《尊德義》作者下面緊接上一節而來的論述(請參看圖一),略述如下:
當時的思想中,普遍相信「生死有命」,這可以由《說文解字》解釋“命”字為
:『使也』。對此,《說文解字注》 進一步說明:『从口令。令者、發號也。君事也。非君而口使之。是亦令也。故曰命者、天之令也』,意思是說:人所以出生,是受了上天的命令而來。再從《左傳‧成十三年》的紀載:『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也因此可以推知,一個人到底會成為政事管理者(君子)還是平民百姓(庶人),以至於生命年歲的長、短都已決於出生之時的宿命思想,普遍存在人們心中。
但是這個「命定」說,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能透過日常行為的善、惡加以變化。因此民間也存在「改命」的術士行業。但是,整體來說,知識分子認為:如果能夠認知「天命」原則, 就能夠在社會中採取正確的行事作為,幫助自己德行的累積,因而能夠福佑家人乃至於後代子孫。
文章作者因此倡說:認知「天命」的方法是:仔細反省、觀察自己所有的起心動念,透過這個方式,可以先認清自己一切行事作為的內在因果關係。然後,以自己做藍本,去推敲、釐清其他人行為的可能形成原因,針對不同的人,如此反覆比對,最終便能認識「天命」形成的脈絡了。如此,通過認識不同人性行為所形成的各個天命,人或許便能認識自然的「道」。再循著那個「道」運作的脈絡,人便能採取正確的舉措來應對世間一切遇到的事務。
上述的過程,在生命週期很短的古代(有人估測漢代平均年壽約四十五歲左右),顯然多數人是難以全程完成的。但靠著代代生活經驗累積卻可能達成。而周代的「禮制」,正是由歷代比常民睿智的眾聖、賢、先哲們集合經驗,然後訂定、提供給一切人作為行為標準的規範。這使得後代人如果能夠切實實踐「禮」的規範,或許才能減少錯誤嘗試而知道,甚至更深入體會甚麼是生命中的「樂」。而「樂」的根源,則在於滿足情感中深邃的,多面向的依戀情緒。
到此,讀者此時應當認識的,是文句中被解釋為“由”的字,顯然不能反映出原文字的涵義(請參看圖一)。該字,最下方是“言”字符號,而上方左側則是代表沒有靈性的肉體,是古代“肉”字符號;該“肉”符號與右側“禾”字符號相連接,因此整體可以會意成:用聖、賢累積經驗所得的「言」,來餵養沒有經驗、靈性的軀體。同時,“哀”的原簡文用字,其寫法的本義卻是:「依」(請參看圖一)--該字從心從衣,表示:心中感受到如同身上衣服與身體密切貼合的感覺。能夠滿足生命中深沉依戀的渴望,顯然是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反之,剝奪、切離此種快樂,便造成內心的哀怨,「哀」與「樂」因此是一體的兩面。
而且,讀者也可以推想到:一個人如果沒有足夠的機會參與公共服務事務,便很難真正認清各個不同人性的差異性。而透過服務不同類型人性的機會,上述那個人心智成長的層層推進過程,便會形成個體心智在不同階段的時期,對世間現象感受的不共通性!常諺:「事非經過不知難」,也僅能初步指出這種不共通性的顯像而已。原文作者因此慨歎並指出:知天命的人,必然可以認知自我;但自認達到認知自我的人,卻不盡然知道甚麼是自己的天命。同樣的,能夠深刻認知情感中悲、歡所在的人,必然能知道「禮」規範的要義;但是,知道「禮制」的人,卻不必然認知人性中喜、樂的根本所在。而這整個論述,暗示了:人的性情本質正是人道的根本所在。
在上述竹簡文章所處時代的普遍觀念下,如同平民間的子傳父業般,世襲為官的專業政治治理相關的君子們,比其他所有行業,顯然更該有機會認識「天命」,也更該知道人民所需。這樣,『善取,人能從之上也』的論述,變成了雙義語:對個人言,凡事若能取「共善」的處理方式,自己的理性認知層面便能不斷的上升;對公眾事務言,人民便會心悅誠服地接受領導。另一方面,由於多數人民只關注於自身生存所需的職業訓練知識,教予他們相關禮教的規範,他們最多只能知道如何依照要求來做,雖然這樣能使得人際間的互動,簡潔、明瞭且不易起衝突,但是,卻也不太可能因之而知道世間全面自然運作的道理。『可教也而不可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便是此段文章所下最慎重的結論!因為,「民不可止也」的“止”字,原文章寫成「上止下之」(請參看圖一),其中,“之”字,在甲骨契文裡常表示「行動」的意思,「止」字,則表示行動的目標或到達之處,這個合文字可會意成:有確定目標的行動。此處,「民不可止也」說的便是:人民不會知道自己行動的真正目標及意義(只知道身體要求生存的自然力量,不知道這力量的運作原理,及生命真正的意義)。
如此,從這裡再回顧上一節的論述段落,讀者必然能豁然理解到原文作者說:『聖人之治民也,民之道也』以及『是以君子,人道之取先』,不但用了「民之道」也用了「人道」的兩重說法原因所在:說「人道」,因為君子晉學之所需;論「民道」因為治民之所要。
在上述的社會狀態下想要達成治理、引導人民的目標,作者認為應該先使自己達到:『尊仁、親忠、敬莊、歸禮,不以嗜欲害其義』。此處的“尊”字寫法又與先前二字略有不同,字體的最上部寫成 “八”字符號,可視為“公”字的省寫,因此該字可會意成:養成以「仁」來對待所有人的品德;「親忠」的“親”字,簡文用字卻是“新”字,筆者以為不宜更動用字,原因是文句所表達的重點,指向內心德性的變化,意思因此是:使被教育的人,由原先自然、忠實的遵循自私求存的狀態,轉換成忠於尋求共善的思維;而且,因為尊重他人,努力尋求共善,與眾人交會時便會莊敬自己待人接物時一切容貌與態度;並使自己所有的舉止行為,回歸到「禮」的規範;上開四點的習性建立,自然會引領一切作為,不以單純滿足人民慾望的方式,殘害了「義」的本意(“義”字從我從羊,本義是:由我提供善為,此處既是指「共善」,便不該是滿足人民的私慾)。
(未完待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