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卓希綜合報導】「我覺得夏令營讓我的暑假變得很開心!」參加屏東縣赤山村所舉辦的、暑期夏令營的學童潘亮岑笑著說。8月10日至21日為赤山的暑期夏令營,辦在居民常聚集的社區關懷據點,由兩位屏東大學學生擔任隊輔,領二十位國小學童進行夏令營課程。
課程不限於室內,有超過一半的戶外活動,讓孩子有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他們(孩子)上戶外課反而好帶!」隊輔唐培鳴無奈地笑著。孩子多活潑愛「向外跑」,這點使家長頭疼。任赤山村的村長、同時也是夏令營主辦的潘嘉明表示,社區的家庭有近九成照顧機能不完全,多為隔代教養或單親,家長常忙於工作或年紀已大,無多餘心力去照看孩子,以致孩子因無聊常在街弄亂竄或沈迷3C。「舉辦夏令營多少能減輕家長負擔。」潘嘉明說道。
萬金聖母聖殿(俗稱萬金天主堂)寫生。學童潘思嘉與作品合影 圖/陳卓希攝
「很擔心子嫻出去阿!外面車很多,危險,但我也管不動。」夏令營學童楊子嫻的阿嬤潘水雲說完嘆了口氣。她獨力照顧子嫻10年,她說一到寒暑假就煩惱,孫女每天無聊就騎腳踏車到街上晃,阿嬤擔心卻因金紙店的工作離不開;「阿嬤每次都限制我,不讓我出去!」反觀子嫻嘟嘴抱怨著,祖孫的立場很不同。阿嬤表示把子嫻照顧的無微不至,平常玩得滿頭汗回家,便會立刻拿布幫她擦乾身體,有好吃的一定先給她,但在教育和想法上,得藉由學校或他人幫助。「學校的東西我真的不會教,年紀差太多了。」阿嬤感嘆。
圖為子嫻在夏令營與同學跳舞。有人照看便可分擔家長堪慮。 圖/陳卓希攝
而夏令營剛好填補了家長的擔憂。潘嘉明提到:「舉辦夏令營,不只是要讓孩子完成作業,還希望透過戶外教學之類的活動,讓孩子多元學習。」 像「浸水營古道」的戶外參訪,帶孩子們走入清朝時期開拓的道路。「為什麼我在這裡!」、「古人都那麼辛苦嗎?」走在被樹木環繞的崎嶇路上,孩子們個個哀聲連連。但村長說,親身體會才能留下記憶,這會成為孩子們難忘的經歷。
浸水營古道位於屏東縣枋寮鄉,道路全為泥石,對孩子是一大挑戰。 圖/陳卓希攝
「辦這個(夏令營)我也很辛苦!」村長說自己不求什麼,只希望看到孩子和家長,態度上能有轉變。付出時間和金錢,為了讓社區更凝聚,也希望孩子們能學好、對學習更熱衷。「只要孩子一句謝謝,我就覺得繼續辦有意義。」村長由衷盼赤山村能一步步邁向更好。
孩子在祈願卡寫下滿滿心願,而家長的心願只求孩子平安長大。 圖/陳卓希攝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