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沈涵萱、林絜儀、詹欣儒/宜蘭縣報導】走入白米社區,就能看到最有名的地標白米木屐館,這個當地居民共同建造的地方,台灣木屐的家,是由台肥破舊的宿舍所改建的。白米社區坐落於宜蘭縣蘇澳鎮,三面環山森林資源豐富,擁有許多製造木屐的木材—江某樹,這裡,重新把木屐帶回生活中。
木屐傳統文化 讓社區成功轉型
木屐產業開始轉型,木屐館中記載著木屐的故事與歷史。 攝影/詹欣儒
將自己的大半人生獻給白米社區的白米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瑞木,其實也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到都市打拼過,然而在一九九一年,他回到了家鄉發現環境改變,感嘆壯年人口流失,已找不到兒時玩伴,同時,剛好遇上當地政府提倡在地年輕人參與環境稽查的工作,因而有機會能夠到宜蘭縣環保局工作,於是他選擇留下,決定重新去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有時間就參與公眾事務,像是參加社區服務隊等,一開始從志工的性質,接著做變成專職,到最後變成事業和志業。
後來,社區有長輩找到正在宜蘭縣環保局工作的他,希望能有年輕人一起投入營造工作,並邀請他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協助組織面對環境污染議題,林瑞木才開始投入於社區營造工作,組織不同年齡層讓他們可以一起做事,像是看到社區環境髒亂,而組成社區志願服務隊;像老人需要福利,就組成長壽俱樂部;成立讀書會,讓年輕媽媽一起成長;針對年輕人成立社區壘球隊、守望相助隊,讓大家關心自己住的地方,並認同白米社區。
要進行社區營造,最首要的任務,就是找到一件大家有共識的事情、找到一個共同的目標。林瑞木說:「社區少了一件大家共同的事情,所以我們找回木屐變成是我們有共識的事情,木屐就也有個延續的理由,因為它變成是凝聚大家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去幫它,讓大家看到木屐文化、看到它的過去。」宜蘭有林場取材容易,因此木業在宜蘭是非常興盛的,而木屐即是木業加工產業的一環。宜蘭縣是木屐產業的重地,其中的白米社區也不例外,木屐使用的木頭是比較一般的木材,也就是白米社區山區裡資源豐富的「江某樹」,因此更加深了木屐和白米社區之間的連結。
並且,在日治時期時,白米社區曾以做木屐為主要產業,然而一九七〇年代,因為當地豐盛的礦石資源,讓礦石業興起,才使得木屐產業沒落,可惜好景不常,隨著科技的進步,遇上了產業自動化,礦石業也因此沒落;後來,白米社區於一九九五年時,在宜蘭縣政府社區總體營造的相關政策下,逐步連結包括參與「歡樂宜蘭年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過程中以社區總體營造為核心價值進行在地資源盤點,此時林瑞木開始有一個想法,他希望能讓木屐有個家,所以集結居民朋友們的支持和入股,成立了白米社區合作社,形成一個產業組織,讓木屐文化產業重新回到他們的生活中。
有了共同的目標,並成立了社區合作社後,社區營造工作也終於有個雛形,透過在地文化的保存和民眾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成功的讓在地文化能夠延續,並藉由民間的力量,每一家每一戶,在他們能負荷的範圍內各捐出了一點錢,可能僅有五百元,也都為白米木屐館出了一份心力,將其成功建立起來,使得白米社區成為真正台灣木屐的家。
到現在也有民眾慕名而來,遊客張馨文說:「到這邊之後我發現,這裡是很溫馨的地方,他們很用心在經營,我覺得這裡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可以帶小朋友一起親子同樂,並且讓他們了解木屐的歷史。」白米木屐館安排了木屐吊飾DIY讓家長能帶孩子一起來動手做,在玩樂中學習;更有導覽可以讓旅客跟著大事年表,完整的了解整個復興的歷史過程。
旅客李雅蘭也說:「台灣感覺城鄉的差距蠻大的,還有人願意發展這個在地的價值很感動,我覺得他們規劃的非常細心,我沒有想過說木屐會有這們多的用途,還有很多的趣味性,這都出乎我意料之外。」木屐除了可以當鞋子穿之外,白米木屐館裡也有琳瑯滿目、不同用途的木屐,像是協力木屐,三個人一起穿著協力木屐一同向前走,拉近了玩樂者彼此間的距離,更培養了彼此間的默契;巨大木屐則被小朋友當成了溜滑梯,深受小朋友喜愛。白米社區的用心,低調卻又能清楚感受到。
木屐不再只是踩在腳下的行走工具,而是增添了趣味與多元性。 攝影/林絜儀
除了留存木屐的文化和歷史之外,白米木屐館也成為帶動社區發展的推手。當木屐館進入市場,成為一個觀光景點,也成為推銷宣傳社區的媒介後,帶動了社區旅遊,因面臨經營層面問題,行銷策略改變,也因此促進了轉型,從原本單純的博物館式經營,轉型成生態旅遊的一部分。其中生態旅遊,除了推廣白米木屐館,也結合蘇澳有山有海的特色推出同的活動,成立了新的組織「SUAO.WALKing」專門推廣生態旅遊,並在今年九月四日推出了「山海漫遊」的一日遊活動。
林瑞木說:「我們慢慢在轉型,其實跟我們初衷是一樣的,一步步地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到現在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地位,回到產業的面向,像我們經營木屐館就是生態旅遊,產業經營必須轉型,我們發展自行車或溪流的體驗行程,甚至是農業體驗。」木屐所帶起的社區轉型,使得白米社區從一開始小小的組織發展到社區合作社,進而轉型成社會企業,儘管在地人越來越少,白米社區也沒有因此退縮,反倒再轉型做生態旅遊,因而成功得到外地人的支助,更打響了知名度。
白米木屐館裡擺放著各式各樣,擁有不同特色的木屐。 攝影/林絜儀
難關和後盾 都是進步的動力
「為什麼是我?我的名字叫林瑞木,裡面有三個木,命中注定做木屐,而且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眉毛就被木屐做了記號,睡覺的時候從床上掉下來,眉毛這邊就跟木屐接觸到,留下一個疤。」林瑞木一邊用風趣的語氣訴說著他和木屐的機緣,一邊指了指他眉毛上的疤。對林瑞木來說,社區營造這個工作,好像早就注定好一般,一直有跡象圍繞在他的周圍,所以他也致力並享受於這個工作,他說:「希望人生裡面可以把這件事做好,這樣就值得了。」
但其實在做社區營造前,他就知道可能會遇上許多難關,尤其是財務相關,「當我選擇要去做的時候就有覺悟了,因為這不可能讓我賺錢,曾經財務不好的時候,我有半年沒有領到薪水,可是在這半年裡面我就更想要把這件事做好,就是動力嘛,想把這個難關度過。」在財務不好時,林瑞木靠著自己在台北打拚時的積蓄堅持下去,也從沒想過要放棄。
執行這份不簡單的工作,家人的支持與陪伴更為重要,「他一直都自己很享受在他的工作裡面,所以我都默默支持、陪伴。」白米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夫人向凌激動地說,有一段時間我們體會到人家說的人言可畏,可是我們後來想通就是說嘴巴長在人家的身上,不要去在意別人說的,重點是我們做的過程沒有對不起別人,只要專注在當下做的事情就好。在做社區營造工作時,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願意配合,見不得人好的人,如果家人能夠給予支持和肯定,將會使社區營造執行者擁有雙倍的力量。
製造工作機會 抵擋人口老化
「當初是因為白米社區有礦石業,大家為了生活為了工作搬過來,但當產業慢慢的自動化之後,工作機會減少,很多人都到外地去工作。」林瑞木說。白米社區裡的居民,原本因為工作機會而搬了進來,然而卻也為了工作機會搬了出去。想讓社區壯年人口留下,最重要的還是製造工作機會,有了工作機會,青壯年人口就無需特別到外地尋找工作機會,自然會留下。
對於未來,白米社區正努力地邁向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的新目標前進,白米社區現任總幹事傅偉特說:「要年輕人回到家鄉,第一他需要工作機會,所以未來我們會努力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回來,可以回到家鄉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他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將像他一樣在外打拼的白米社區年輕人帶回到他們自己的家鄉,為他們自己的土地做更多的事。
與當地年輕人合作彩繪木屐,讓他們可以回到故鄉做喜歡的事。 攝影/林絜儀
採訪側記
在蘇澳站下車後,很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安靜和清幽是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走進白米木屐館,架上陳列的是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木屐,館內的志工熱情的向旅客介紹,好幾位家長正帶著他們的孩子做專屬於自己的木屐吊飾,看到大家的臉上燦爛的笑容,我就清楚的知道這裡一定是一個能夠讓自己暫時忘記煩惱,充電好再重新出發的好地方。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