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後燈塔的迷思
【摘要】
1991年高雄市曾一度規劃空中跨港大橋,但因大橋將由英國領事館東邊穿過,跨越第一港口抵達旗後山,然後迴旋轉圈子滑到地面。橋體將跨越旗後砲台及燈塔,如此規劃除遭中山大學反彈,也不被愛護文化資產的人士所認同。
【正文】
「動作快點!燈塔四點就關了。」在旗津大街上,經常看見遊客趕著上燈塔的畫面。旗津「打卡」這麼久,卻從不曾將自行車騎上燈塔。
燈塔戒備森嚴,雖已開放參觀,卻只限定在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樂於拍攝晨昏的攝影者,只能將鏡頭架設在燈塔外的草坪上了。
咸豐五年(1855),美商安遜洋行為取得台灣樟腦獨佔權,和清廷協議建築「信號所」為交換條件,這是高雄最原始的燈塔。光緒九年(1883),清廷為了防止法軍摸黑進入,由鳳山縣副將王福祿敦聘英籍技師在旗後山頂築燈塔。原來的燈塔是中國式方形紅磚建築,見距只有十浬,雖然微弱,但至少不再使航行的船隻失去方向。而現今黑頂白身的燈塔為民國五年重建。
(圖為燈塔後圍牆)
2007年有一回遊燈塔,正架起相機拍攝對岸打狗山景時,「軍艦!軍艦!」這一呼非同小可,所有攝影同好,全數擠成一團,透過鐵絲網,搶起鏡頭來。只見隊伍魚貫入港,約五分鐘光景,我至少按了三十次快門,這種機會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怎能錯失?
1991年十月間,當時的財政部長王建瑄指示關稅總局海務處開放燈塔供民眾參觀。好事多磨,拖了將近一年,才在1992年七月十六日正式開放。燈塔景觀美,可以覽盡第一港口內外風景,黃昏時,與港口上下成映,「巒崗塔影」成為打狗港美景。上燈塔的路上,又有豐富的植被供人欣賞,是一條值得推薦的觀光學習路線。到旗津,沒上燈塔就白來了。
「管理人員有幾人?都在做什麼?」我問曾在三信合作社任職,熟識燈塔管理主任的旗津人謝永昌先生。「管理人員近十位,都住在宿舍,大家輪值守燈。這一盞燈可是漁民的明燈啊!主任擔任守燈塔的工作也有二十年了吧!最近將會調離旗津。」他說。
(圖為燈塔前的防空洞)
燈塔旁的漁業電台對出海的漁民也非常重要。海上與浪搏鬥的日子,必須以漁業電台的訊息為依歸。不只燈塔,漁業電台何嘗不是現代默娘?
1991年高雄市曾一度規劃空中跨港大橋,但因大橋將由英國領事館東邊穿過,跨越第一港口抵達旗後山,然後迴旋轉圈子滑到地面。橋體將跨越旗後砲台及燈塔,如此規劃除遭中山大學反彈,也不被愛護文化資產的人士所認同。
交通建設與古蹟維護成了拉鋸戰,兩者要如何取得平衡,考驗著主事者的智慧。
不知你的看法如何呢?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