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原樂駐札」透過傳統樂器 展示原住民族特色

2021/05/16 14:06
1,85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近日臺南市札哈木會館展出「原樂駐札」台灣原住民族群樂器主題特展,此展覽以原住民族群傳統樂器為主題,展示近30件樂器,希望讓各個年齡層的民眾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群的文化。

台南安平、赤崁一帶,曾經是鄒族人活動範圍,鄒族語稱此地為「札哈木」,台南市札哈木會館也是因此而命名。本次展覽「原樂駐札」展示了將近30件原住民族群使用竹製以及木製的傳統樂器,像是魯凱族的口笛、泰雅族的竹簧琴,其中也介紹了各個樂器的源由、演變和使用族群。台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策展規劃解說員 沐古易●阿尼舞表示:

「這次的策展的主題是原樂駐札,那是以台灣原住民族群樂器,做一個主題這樣子,那我們這次的整個規劃是以敲擊方式來做一個主軸,那有分成體鳴樂器、氣鳴樂器跟撥彈的樂器,那我們這次展覽總共有30件台灣原住民族群的樂器。」

展覽中展出的雙排雕刻口笛為原住民文物館的其中一項館藏,與其他笛子不同的是,它的表面擁有特色雕刻,經過文物調查後,發現此口笛為魯凱族專門製作口笛的工藝家所雕刻出的,對於魯凱族也代表某個家族或是身分的呈現,展覽除了展示樂器,也有體驗課程,讓民眾更了解原住民文化,沐古易●阿尼舞表示:

「那除了我們這次的主題特展之外,靜態主題特展之外,其實我們有安排一些文化體驗的課程,那在3月28日其實就辦過一場了,製作泰雅族群竹簧琴的一個體驗製作,那之後的話還是會辦理一些文化體驗的課程,那其實我們每一次的展覽都會辦一至兩場的一個相關系列的文化課程,那也希望大家能一起來參加這樣子。」

體驗課程中的泰雅族竹簧琴目前也被文化部列入重要文化資產,展區中所展示的口簧琴分為一簧至五簧,而在文獻上也記載到過去曾經有到八簧。透過展覽介紹以及體驗活動,讓民眾更了解原住民族群文化的多樣性。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黃微喬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