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防治基金會 乳癌病友的避風港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宋家琪、胡孫寧/新北市報導】由於許多婦女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生病,往往會選擇到最後一刻才到醫院看診,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決定創辦乳癌防治基金會;為了在鄉村推廣定期篩檢的重要性,另闢蹊徑,舉辦下午茶式的篩檢站;為向大眾選島乳癌的正確知識,每個月舉辦健康講座、病友座談會,且撰寫了「超越乳癌」一書。

乳癌防治基金會推廣乳癌防治。製圖/宋家琪、胡孫寧

萌生創立乳癌防治基金會的念頭

今年七十四歲的張金堅,曾擔任臺大醫學院教授、臺大醫院外科部兼任主治醫師,並獲頒癌症醫學終身成就獎,現在依舊擔任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及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從事乳癌相關工作,已超過四十年,是臺灣乳癌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

擔任乳癌醫師時,他發現大部分的乳癌病友,會害怕被別人得知自己生病,除非萬不得已,才會願意到醫院看診,不只延誤了就醫的最佳時間,也嚴重影響了心理狀況及生活品質。

一九九六年,張金堅與他的妻子蔡愛真,一同創立了乳癌防治基金會,希望能藉由基金會,使社會大眾瞭解有關乳癌的正確知識,加強女性的防患意識、定期接受乳癌篩檢的觀念,及乳癌病友的照護。由於張金堅同時是教授及主治醫師,身兼多職,因此由蔡愛真擔任基金會總監,負責日常運作及觀念宣導。

                                       

乳癌防治基金會總監蔡愛真。攝影/宋家琪

生理影響心理 心理改變生理

為了使乳癌病友們在治療的過程中能調適心情,基金會不僅創立了真愛合唱團,病友們也會一起相約打毛線、花卉攝影、做手工藝等;基金會內有一位病友,被診斷為第二期乳癌時,三十七歲,她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所以決定前往美國,學習一種號稱可以把癌症抵擋掉的氣功;過了兩年,這位病友的母親到美國看她時,發現狀況比剛被診斷出來時糟糕許多,所以才把她帶回臺灣接受治療,卻已經惡化成第四期,也就是乳癌末期,即使這時這位病友願意全力配合醫師的治療,依然被告知剩大約三、四個月的壽命。

張金堅讓這位病友參加了基金會所創立的合唱團-真愛合唱團,希望能讓她在剩下來的日子能過得比較開心,心情能得到舒緩,出乎意料的是,她非常喜愛合唱團一切,歌曲、老師、團友。在治療過程中,常常會因為身體疼痛而影響睡眠, 但聽著在合唱團練唱的曲目,可以 幫助她不用依靠安眠藥,就能成功入睡。

在加入合唱團的期間,她會寫一些卡片、心得給蔡愛真,可能是合唱團學到了什麼,治療有多痛苦,身體感覺比較舒服等內容;蔡愛真說,她覺得這位病友的文筆很好,文字中能很清楚感受到,一個年輕的病友內心的煎熬、痛苦與無奈;蔡愛真將這些卡片交給了一位音樂家,並製作成一首合唱曲目:真愛永恆。

真愛合唱團。圖片提供/乳癌防治基金會

因為治療的緣故,這位病友的身體狀況不佳,無法行走,即使如此,她依然沒有缺席任何一次的合唱團課程,她的父母親年紀大了,仍願意每次接送她到合唱團,他們知道合唱團對於她的意義及改變,她在合唱團找到了歸屬感及精神寄託;有一次,基金會在台大舉辦座談會,她也上台鼓勵了那些罹患乳癌的病友,從一開始的消極逃避,不願面對病情,到上台鼓舞大家面對治療的挑戰,付出的努力與展現的成果,就是基金會希望與每一位病友一起做到的。

在加入合唱團後,過了四年半,才因為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而不幸過世。她的父母也加入基金會,擔任志工,帶著她的精神與態度,繼續幫助需要的人。

舉辦健康講座活動 防治勝於治療

二〇二〇年,衛生福利部最新報告指出,乳癌臺灣女性罹患癌症人數最高的類別,同時世界衛生組織所發佈的二〇二〇全球癌症報告中,乳癌也首次超越肺癌,成為最常見的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癌症的三大誘發因子,一、不健康的飲食,二、缺少運動,三、肥胖,都與生活習慣有關,蔡愛真認為,生活習慣的改變,能降低罹患乳癌的機率,因此,她舉辦的講座不侷限於乳癌相關,而是包羅了如睡眠、運動、拳擊、心理等各種類別,就是希望這些講座能使大家改變生活型態、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不只遠離乳癌,也降低生病的風險。

乳癌病友會。圖片提供/乳癌防治基金會

基金會也會定期舉辦乳癌篩檢的活動,蔡愛真說,定期的乳癌篩檢不只能讓人了解身體的狀況,也能在罹患乳癌後,儘早發現,增加治癒的機率;基金會也會開設乳癌病友的座談會,很多剛罹患癌症的病友,心情會十分不穩定,容易病急亂投醫,相信網路上的偏方,不僅沒效果,甚至還有可能使身體進一步惡化,座談會就像是一個課程,教導病友們乳癌的正確知識及照護方法,新病友與舊病友之間的交流與陪伴,也能使新病友的心理狀況逐漸改善。

乳癌防治基金會也與采盟文教基金會合作,透過采盟愛心小舖,販售基金會相關物品,如張金堅所著的「超越乳癌」等,並將收益用於服務乳癌病友。

張金堅超越乳癌新書發表會。圖片提供/乳癌防治基金會

別出心裁的篩檢方式與基金會目標

蔡愛真說,基金會的成員背景大多是醫療相關,看待這個疾病,都是以學術角度切入,所以一直難以理解,為什麼鄉間的篩檢意願不高,無法在鄉村地區推廣定期篩檢的觀念,與其他的企業家朋友交流後,才改以較生活面的角度去推廣,如舉辦下午茶式的篩檢站,增加了許多篩檢的意願。

基金會近期希望透過宣導,使臺灣的乳癌篩檢比率提高,中期目標則是期待通過資助學術研究,乳癌相關藥物的研發,能夠使更多病友脫離疾病,長期目標希望所有人都能夠遠離乳癌,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關懷、疼惜、圓滿」

乳癌防治基金會的標誌背景有一個橘色的太陽,象徵著生命的力量、溫暖與圓滿,在太陽的前方,看起來像兩隻雁在飛翔,代表著生命的健康與快樂,不過,那同時也代表女性的乳房,而兩個乳房的緣故,是因為蔡愛真希望所有的乳癌病友,基金會都能夠起到陪伴的作用,不再是自己面對治療的痛苦,而是彼此相互支持。

基金會標誌。圖片提供/乳癌防治基金會

基金會的標誌下方,有著一行標語:關懷、疼惜、圓滿,這是張金堅與蔡愛真創立基金會的精神,關懷生命、疼惜女性、追求圓滿,二十五年不間斷的付出,不僅關懷與疼惜女性,也期待在他們的努力下,都能使生命圓滿。

採訪側記

身為一個男生,我永遠無法感受到罹患乳癌的痛苦與折磨,但基金會中的每一位病友,努力對抗病魔的執著態度,及基金會宣導的乳癌正確觀念,都是我在這次採訪中,最大的收穫。

延伸閱讀

「我有病,我驕傲!」年輕癌友發聲

改變從早餐開始 大樹下健康餐飲與你一起

富雨洋傘 點畫賦予癌友新生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239則報導
2,343則影音
72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26

貓·領事館 還給浪貓一個家

2024-11-21
瀏覽:
1,352
推:
1
回應:
0
1:32

三峽碧螺春茶王 黃文雄堅持手工製茶

2024-11-18
瀏覽:
2,773
推:
2
回應:
0
2:32

絕育救浪浪 台灣之心深入偏鄉離島做動保

2024-11-15
瀏覽:
5,506
推:
11
回應:
0
2:27

初布 將閒置布料做成MIT團體服

2024-11-13
瀏覽:
4,827
推:
1
回應:
0
3:11

1919食物銀行 幫助未獲社福補助的弱勢者

2024-11-11
瀏覽:
4,330
推:
1
回應:
0
2:18

婦女新知法律專線 30年8萬通電話諮詢

2024-11-08
瀏覽:
3,906
推:
0
回應:
0
1:47

魚菜禽共生 馮明芳打造自然農場

2024-11-06
瀏覽:
4,854
推:
4
回應:
0
1:38

宜大成立飛魚隊 以無人機發展低碳農業

2024-11-04
瀏覽:
5,488
推:
10
回應:
0
2:27

慢島劇團用偶戲揭熟人性騷擾 為兒童發聲

2024-10-31
瀏覽:
17,386
推:
3
回應:
0
3:05

教室養珊瑚 吳鎧任帶學童進行海洋復育

2024-10-29
瀏覽:
4,836
推:
3
回應:
0

乳癌防治基金會 乳癌病友的避風港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665篇報導,共13,17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665篇報導

13,17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