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對於高等教育學生的直接或者間接之心理壓力影響

嵌入:
文字-A A +A

以下是我們自己做的Google問卷表單連結:https://forms.gle/a7df2PLTNN58tXNr5

表單回覆結果: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Y8MPLBoSVgVcKInNe60aIa85uHvRcl0x...

引言:前陣子臺大又傳出有學生想不開跳樓自殺的新聞,加上層出不窮的心理問題引發的事件都讓我們愈來愈看重學生的心理狀態。我們也觀察到近年來網路科技發達,資訊流通快速,因此想針對高等教育的學生,探討社群媒體對其心理健康之影響,並找出對症下藥的措施。我們邀請到了國立中山大學鄭雅心諮商心理師來為我們說明。

    心理師表示,其實較少學生因為使用社群媒體所導致的心理壓力去諮商,比較多是因為網路成癮如:手機成癮、玩遊戲或追劇等等,而造成拖延症,造成耽誤正事,想改善拖延症或是對自己沒自信而去諮商。或是有時是在諮商過程中才發現自己的不自信是源於社群媒體的比較,總是在社群媒體看到別人成功、快樂、穿得很美的一面或是在哪裡打卡,看到別人的人生好像都一帆風順,間接影響到自己的自信心,覺得自己的成就不夠高。所以多半是在其他心理壓力方面上發現網路或社群媒體無形中造成的心理壓力。

    我們觀察並透過問卷調查到部分學生其實因為使用社群媒體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擔憂,比如看著他人光鮮亮麗的生活而感到憂鬱、焦慮,看到老師帶同學參加專題展或專題演講,沒帶自己去,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產生自卑感或忌妒,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的自我實現需求沒有被滿足,或是貼文沒人按讚或按讚數不如預期就覺得沒人喜歡自己,自己是不好的人,感受不到愛與歸屬感。看到自己認定的朋友沒揪自己去吃美食、咖啡廳或出去玩,感到失望、難過,覺得對方是不是沒把自己當好友。至於在貼文方面,有許多人在貼文時會感到壓力,例如:不想被特定的人、不熟的人、父母或是家中長輩看到自己的貼文、怕別人知道太多個人隱私、或怕自己的貼文被人私下議論、擔心自己的言論受到批評、害怕自己的發文內容讓人感到不適,所以在發文時選用的圖片和用字會特別斟酌,抑或是怕自己忘記揪的人看到。心理師提到每個人都把自己好的、厲害的一面呈現給大家看,自動產生比較心態。

[表單回應圖表。題目:11.是否在使用社交媒體時有過其他讓您感到壓力的原因?。回應數:30 則回應。]

   而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心理師最常使用認知治療中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REBT) A-B-C理論,A-促發事件B-信念C-認知行為,會先問個案說影響你的是什麼事件?是一張照片、別人的畢業典禮或是他人的重要事件等等。接著針對B非理性信念的來源進行討論,如何看待這件事,事情的影響是什麼,透過事情,提醒他是什麼樣的人,再進一步探討失落感和自卑感。心理師會和個案挑戰自動化想法,自動化想法就是遇到事情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想法,(影響個案如何看待自己),假設有一個正在起步的網美沒有在五分鐘內得到她所期望的讚數,她就認為自己不夠格當網美,或是自己分數沒有考到九十分覺得人生就毀了,接著運用蘇格拉底式對話(產婆法)去問說為什麼會這樣想,是導因於小時候分數沒有考到一定分數,就會被媽媽打或責備。若心理問題程度較為嚴重時,可能不只是純粹心理困擾,有時也是身心疾病所影響,心理師建議就診身心科。

    原本一些較隱晦的議題因為資訊科技發達和社群媒體盛行,讓這些議題浮上檯面,例如霸凌問題,從實體霸凌轉成網路霸凌,因為手機的盛行,同學下課後就可在社群媒體攻擊同學,舉例來說:有人會在社群媒體發文攻擊同學,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對方是知道的,多少對被害人造成傷害。甚至創造假帳號,假裝和被霸凌者親近,故意開惡作劇的玩笑,事後被霸凌者發現這個假帳號的人不是真的把他當朋友,一切都是背後有同學在搞鬼、所計畫好的,這其實會讓被霸凌者感到難過、失望和錯愕。

    另外就是自我認同的部分,同儕的網路壓力,有一種說法叫做「不費力完美」,在社群媒體中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正向、成功的,但我們其實都沒看到他們在背後努力了多少。當我們看到別人好的一面,自然產生比較心態,影響自信心,而為何大家多半是貼正向、成功的文呢?也是因為大家似乎都比較喜歡看到正向的話題,所以我們往往在社群媒體看到他人好的一面,但這也在無形之中訂立某種潛在標準;負面情緒、普通日常生活、失敗的事件好像是在這個社會中較不允許呈現的。

   心理師表示社群媒體會對人產生負面的自我認同,因為非理性信念,例如:沒有人按自己的貼文讚就代表我是不好的人嗎?可以試著與不同人相處來推翻這些錯誤的信念,去驗證說我是真的這麼討人厭嗎?我是失敗的人嗎?比如說在自己班上交不到朋友,可以試著去不一樣的環境認識朋友,如補習班、運動場等等。心理師建議直接走出去,多嘗試與人互動,多參加各種活動,試著不要只把自我認同建立在社群媒體的讚數和回饋,探索自己別的面向。有的人會說減少使用時間或者是較極端的方式如完全禁止可能是個好方法,但是對於現代社會的人來說透過手機來使用社交媒體已經算是一個日常生活,心理師不贊成完全禁止,雖說前面提到社群媒體較多為負面的看法,但其實也為我們帶來許多正面效果,像是能快速查詢資訊或身歷其境的旅遊,等等。而正確的使用社群媒體的步驟建議如下:

可以先

(1) 了解自己對於社群媒體使用的需求
(2) 覺察是否因沒有使用而感到焦慮
(3) 減少或找尋替代方式
(4) 喚回現實感,將被動連結(社群媒體找自我認同)轉為主動連結(實際與人面對面互動)

    心理師表示身為老師和同儕,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平常就與朋友同學保持良好關係,若心中有壓力時可以向對方反應。同學如果觀察到對方和平時狀態不同,像是很難約出門、原本善談變得沉默等,建議都可以主動關心,每學期學校都會不定期舉辦心理相關講座,也提供個人和團體諮商服務,如人際關係、紓壓、親密關係團體等等,同學都可一起相約參加學校諮商中心舉辦的心理或人際相關講座活動,身為老師的話也可鼓勵學生去找學校心理師諮商。學校兼顧學生心理健康的責任,達到教育的保護功能。

結論(結尾):

大家在社群媒體多半是看到光鮮亮麗的一面,往往對自己的自我認同產生負面的影響,看到別人的成就而在自我實現方面感到不足,或是自己貼文後按讚數不如預期,而感受不到歸屬感,也有遇到網路霸凌等。於是心理師建議與其在社群媒體中找到自我認同與歸屬感,不如放下你的手機,與人面對面交流。而學校也會不定期舉辦心理相關講座,也提供諮商服務,同學都可多多運用學校資源,以達到教育的保護功能。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3.04.09

教育議題探究

加入時間: 2023.04.09
4則報導
4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9:00

雙語教育現況:壽山國中音樂、表藝科為例

2023-06-15
瀏覽:
4,631
推:
5
回應:
0
6:22

「直擊雙語現場第一線!雙語教學甘苦談」

2023-06-14
瀏覽:
4,186
推:
0
回應:
0

社群媒體對於高等教育學生的直接或者間接之心理壓力影響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3,166篇報導,共13,20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3,166篇報導

13,20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