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新興市場落成,位於新興宮及新興國中附近。原設計為地下1樓至地上2樓的市場攤位和3至5樓的教師住宅。當時,新興市場是當地繁榮的象徵,擁有多達276個攤位,供應著附近居民的日常所需。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和人員搬遷,市場的繁榮光景逐漸消失,面臨著廢棄的命運。
(中央社記者馮國鏘拍攝)
2015年,趣旅館品牌與市府簽訂合約,得以營運此處。 該集團 決定重新利用這個空間。他們將地下1樓至地上2樓改造成青年旅館(地下1樓成為停車場)。林森北路側的1樓的2/3部分區域出租給寶雅,中段是趣旅館的入口,並規劃剩下不到1/3的一樓空間為17格 ,作為 出租店面。 這個空間提供了一個新的商業和文化交流平臺,這一創新之舉引入了文創和藝術元素,為臺灣的多元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小、但活躍的舞臺。然而,這個空間的大小引發了疑問,這樣的面積是否能有效地促進藝術與文化的交流,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2017年,台北市政府對3至5樓的教師宿舍進行了盤點,發現長年無人居住的房間達到37間。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閒置空間,市政府動用了第二預備金,共3400萬元,進行全面修繕,包括室內裝修、浴室廚房升級和照明設備更新。此舉旨在將這些閒置設施轉作公共住宅,以滿足當地的租屋需求。
(照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安心樂租網)
2018年9月,市政府開放招租,2019年1月,社宅住戶開始入住。然而,時至今日(2024年),3至5樓的公宅區仍然面臨著管理與利用的挑戰。除了原有的52間住戶外,已裝修的37間房舍中仍有4.5間處於閒置狀態,且尚未開放抽籤入住。當初的說法--3400萬能於6年內回本的投資最終是否真的能實現預期的效益?
同時,未裝修的房舍中,許多早已人去樓空。這引發了公眾對政府資源利用效率的質疑,大家期待政府能夠重新進行盤點,並制定有效的計畫,將這些閒置空間用於更多的公共住宅,滿足有需求的市民。
新興市場的故事是一個城市空間利用的縮影,從繁榮到廢棄,再到新生命的注入,但如何持續和有效利用,仍是一個值得持續關注的議題。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