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更新熱潮下的城市文化保育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通訊-第 29 期 2011.4.12)
將臺北市明星咖啡屋和武昌排骨大王、臺一冰店、溫羅汀放在一起討論的交集,竟然是都市更新。如果您了解都市更新是臺北市近年來最主要的都市政策,全民瘋都更的熱潮一波波,也就不那麼令人覺得驚訝了。因為,忙著按計算機的建商和市民們幾乎沒有時間來停下來思考:「都市更新不只是建築物改建,而是居住環境品質的提升及公共設施的增加,更別提如何打理城市的歷史和常民文化。」臺北市政府也幾乎忘了都市發展應該要有全面性的都市政策,而不是只有都更和容積獎勵,以及,背後的房地產價值觀。
我想分享兩個小故事。第一,曾有日本學者來臺發現,臺北市竟然保有大量的殖民時期日本木造住宅,根據2003年調查超過2500棟;東京因為二戰的大轟炸,以及後來的都市重建過程,在日本首都反而看不到日本傳統民居。另外,韓國學者看到同樣的場景,馬上呼籲日本要好好保存。因為韓國的年輕一代,多數已經遺忘韓國在二次大戰以前曾經被日本殖民佔領的歷史。他認為在首爾已經看不見當年殖民時期的建築,甚至連總督府都已被砍頭拆除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從外國人的眼中看來,臺北市在亞洲幾個首要城市之中,似乎保有許多殖民歷史遺跡,這些是我們透過歷史思考自身存在與身世的重要資產;當然現實的考慮也是觀光資源之所在。臺北市目前有148處古蹟、153處歷史建築,其中2/3以上都屬於公有建築。早期保存的大多是國家的記憶、統治者的象徵,如總督府、臺北賓館、監察院、軍司令部等等。但是古蹟和歷史建築之外,臺北的歷史與文化的特徵有哪些??公圳的圳道、淡水河岸的商業歷史聚落、赤峰街的鐵件五金工具;萬華地區的老茶館、桃源街牛肉麵、大龍峒、迪化街、歸綏街、寧夏夜市、重慶北路許多店屋;師大和臺大溫州街一帶的獨立書店和獨立音樂空間。許多文人的文化地誌也提到許多,例如舒國治講師大夜市的手工冬瓜茶、歸綏街的平價清粥小菜;朱天心「古都」,談到臨沂街、青田街老房子、老樹和李渝「溫州街的故事」等等。
城市發展不可能只有一種拆除重建的現代化方向。永康街的冶堂雖然委身在某棟公寓一樓,這裡也是臺灣茶文化的代表地點之一,誰說那巷口的山東包子店,假以時日不會變成另一家鼎泰豐?但是,我們很懷疑,一旦啟動都市更新機制以後,這些城市靈魂之所在是否還能繼續世人共舞生命之詩呢?不同階層,不同社群日常生活實踐的文化地景,可不一定是相對菁英決策和菁英觀點下的古蹟或歷史建築所能涵蓋,因此,面臨都市開發和都市更新的壓力最有可能被迫遷移而歇業關門。
從文化保育出發的都市更新觀點,從來都不是零和遊戲,也不是沈溺於地方的依戀,而是這些文化地景讓我們對於城市的理想,得以有不同的視角,城市的發展必須要有豐富多元的另類想像。都市更新應該結合市民生活與當地文化歷史脈絡,政府要擴大參與層面、讓公民團體和社區組織加入都市更新的過程中,從短期利益回歸都市發展的長期目標上,強化地方的特色,透過好的規劃設計以及地方智慧的參與過程,讓空間的重構找到新的生命,一個好的都市更新不急於一時,好的城市文化環境也值得細細醞釀與等待。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