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穎暄/台北市報導】大家在電視上很容易能看到UBA(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大專籃球聯賽的轉播,但可能不知道那只是UBA的其中一部分比賽,UBA還有許多賽事及四大聯賽(籃球、棒球、足球、排球)和其它學生運動比賽,無論是啦啦隊或街舞比賽都不受主流媒體的注意。在運動傳播不盛行的環境下,SSU(Student Sports Union)大專學生運動網致力報導非主流媒體關注下的運動賽事,希望促進大專運動的發展。
SSU緣起於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大專體總)在二○○七年與痞客邦(Pixnet)運動邦部落格一起舉辦的「優種子」運動傳播研習會,徵選校園記者來培育大專運動賽事傳播人才,當時入選的校園記者第一年從UBA開始報導,將報導放在痞客邦的部落格上,第二年開始報導四大聯賽。
連續使用兩年的部落格當作平台報導後,受限於部落格功能限制、界面設計等,例如公告賽程時,夾雜在文章中,無法有另外專區,大專體總因而開始思考成立專屬網站。SSU在這樣的機會下,於二○○九年底成立,目前共有卅二位學生記者志工。
通常會在電視上轉播的比賽是一級比賽,即體育系學生的運動比賽,而二、三級比賽由體育系參雜一般學生的隊伍及一般學生隊伍參賽很少受到媒體關注,SSU基於這個原因,報導以二、三級的賽事為走向,不限任何種類的比賽,只要是大專體總主辦的比賽或運動盛事都是報導題材。大專體總企畫宣傳服務組組長羅子建說,籃球聯賽每年快一千五百場,加上四大聯賽快四千場,肯定無法全部都報導到。
大專體總企畫宣傳服務組組員魏語庭說,學期初,他們會將所有賽事的賽程表公佈給學生記者看,讓他們挑選能配合時間和地點的場次,但預賽在全國都有場次,時間和地點容易重疊,大概十分之一才會被報導到,目前把採訪重點放在決賽,至少決賽的報導能多一點。
SSU特派員在場邊支援UBA比賽。鄭穎暄/攝影
羅子建說,他們希望每間大學都能有SSU的特派員,招募特派員的第一條件是要對運動很有熱情,不限制任何科系。而且基於很多校隊經理會幫自己球隊經營部落格,但寫了只有自己球隊看,大專體總提供一個 SSU這個平台,可以讓報導被更多人看到,更希望校園記者除了不錯過自己校隊的報導,也可以多報導其它學校,帶動大專運動發展。
大專體總在每年十月底開始徵選SSU特派員,首先舉辦兩日研習會,請體育傳播工作者、專家來分享工作經驗及教學,如緯來體育台經理文大培、資深籃球球評李雲翔、 ESPN主播宋旭藍等業界人士,並在研習會尾聲舉辦筆試和面試。魏語庭說,面試除了看出學生對運動的熱忱外,如果有廣泛的運動興趣,不侷限單一運動會優先入選。
SSU特派員分布北、中、南,是來自不同科系的大學生,魏語庭說,學生以課業為主,課餘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時間安排採訪,沒有限制每個人一定要做什麼,寫稿、攝影都希望學生多嚐試,還有多觀察現場工作等。每年開兩到三次的檢討會,針對學生報導特別弱的地方,例如對人物專訪做加強,依狀況安排進階課程。
SSU 北區負責人黃哲安目前大四,從大一開始在痞客運動邦寫籃球部落格,從痞客邦得知運動研習營,大三時成為SSU特派員。在剛進的第一年寫了很多稿、加上運動部落客的經驗,而後晉升為負責人。他說,採訪跟寫部落格很不一樣,「一開始會閉俗,不好意思採訪教練球員」,後來才發現其實二、三級球員、教練都很歡迎他們訪問。
黃哲安除了管理SSU特派員狀況、協調採訪時間外,還需要幫SSU特派員審稿,他說,報導難免有不流暢、用詞不精準等問題,例如比賽結果七比零,學生會寫大幅領先,但七比零其實並沒有大幅領先。除此之外,羅子建說,寫報導要會觀察比賽,知道哪顆是關鍵球、關鍵球是利用什麼戰術、還是因為什麼想法才會做出這個關鍵,「訓練特派員看比賽到底要看什麼,不是只知道輸贏。」
SSU發行的大專運動報,共四面,全彩發行。鄭穎暄/攝影
羅子建說,SSU特派員的經驗讓學生學習如何觀察比賽、如何報導、也在比賽現場跟線上記者直接交流,拓展人脈,出社會有經驗、有人脈,就業就更有優勢。他說,成立野球人出版有限公司(TSNA)的資深棒球球評曾文誠曾來幫學生上課,順便詢問有沒有優秀的特派員。現在甚至有曾任SSU特派員在TSNA和今日新聞網(NOWnews)擔任體育記者。
大四加入SSU擔任特派員的蕭群也是從小喜歡體育,在學校看到招募活動就報名參加。最特別的經驗是可以參加兩次在台灣舉辦的世界大學橋藝錦標賽,因為不懂規則,所以還要事先做功課,能接觸各國大學的外國選手也讓他印象深刻。
蕭群加入SSU一年,報導許多不受關注的二、三級賽事,跟二、三級選手和教練們有比較頻繁的接觸後,他說:「你如果漏寫一場,他們會說,你怎麼沒有寫,產生了一種依賴感,感覺還不錯。」蕭群現在是傳播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當初大四加入後,因為SSU的經驗,讓他更確定以後想走傳播這條路。
目前大三的邱欣怡在去年加入SSU,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因為最近頻繁採訪UBA而跟球員變熟,其中有位華梵大學的博士生,今年是他最後一年參賽,還在某場比賽中取得四十六分,比賽當天更是他的生日。籃球比賽有生日魔咒,球員生日時,可能會表現較差,邱欣怡採訪時,不知道他當天生日,因此錯失報導焦點的她,學到除了要觀察比賽做記錄來提問題,能夠細心地觀察選手狀況、仔細提問也很重要。
邱欣怡也從採訪二、三級的球員們,看到如最後一年參賽打出了四十六分的成績的球員和為打籃球而延畢的師大生,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為夢想努力的人。她也期許自己在經過一年的採訪訓練後,可以多方嘗試,去報導更多不同的運動。
SSU發行的大專運動報,希望SSU能產生更多影響力。
鄭穎暄/攝影
羅子建說,他說,剛開始沒有成立SSU時,學生記者出去採訪,因為二、三級選手和教練不常接受訪問,不知道他們記者的來歷,採訪比較容易碰壁。SSU出來後,大專體總把它當作一個品牌經營,希望跟大學生更貼近,也在每個月發行兩千份SSU大專運動報,送給各學校體育室或體育相關學系。
魏語庭說,特派員們不只寫賽事,跑了一段時間知道要問什麼、也認識選手和老師後,就會慢慢開始寫人物專訪。羅子建說,特別是二、三級選手來自不同科系,未來的發展很多元,不僅限體育界,希望SSU報導他們,幫助他們留下在大學校隊的回憶,未來他們也能回饋體界,「將來他們在學弟妹比賽時,即使到現場加油,買杯飲料我們都覺得值得。」
SSU一開始只有文字報導,後來才加入影音,大專體總向教育部申請經費,與中華電信合作在網路上轉播UBA的二級賽事,目前每年有三十場轉播的經費。未來SSU希望做更多比賽的轉播、甚至是直播,現在教育部也補助了SSU特派員的餐費和車馬費等,但大多數經費還是得靠SSU的品牌經營去拉廣告贊助來自籌經費。
現階段SSU努力目標包括在網站上建置攻守紀錄系統,將大專運動比賽的成績統計,任何比賽當天比完後,至少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大家看到成績,希望至少做到第一級的比賽可以看到選手一整年的比賽紀錄;二、三級可以看到賽事的比數和選手們的戰績表。羅子建說,如果只有SSU能提供這個系統,勢必可以增加宣傳效果和影響力。
羅子建說,SSU的網站大多是二、三級的球員在關心,他說,SSU除了在大學生這塊耕耘外,也希望高中生能更注意到大專運動賽事,例如HBL(High School Basketball League)高中籃球聯賽的選手,畢業後繼續參加UBA,期望高中的學弟學妹們也能繼續支持他們比賽,以及校友能繼續關心學校的賽事,一起共榮大專體育的未來。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企宣組/提供
延伸閱讀
SSU大專學生運動網
SSU大專學生運動網粉絲團
黃哲安痞客運動邦NBA專欄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