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古色古香 臨公館鬧中取靜
主播稿頭:
寶藏巖曾經面臨拆遷命運,規畫成為藝術村後,不僅保留當地風貌,也增添更多人文藝術氣息,看似美好和諧的社區,實際上居民與藝術村仍有隔閡,未來該如何實踐藝居共生的理念,還需要各方多加努力。
內文:
主標:寶藏巖古色古香 臨公館鬧中取靜
走進蜿蜒的小道,寶藏巖的廟宇建築氣勢磅礡,進入聚落中,錯綜複雜的建築風格與市區全然不同,牆上斑駁的痕跡,刻下一幕幕的歷史印記。寶藏巖位於台北市公館的小山丘上,少了都市的繁華氛圍,多了幾分寧靜感,來到這裡,彷彿進到了世外桃源。
副標:老舊建築險遭拆除 藝術進駐留古韻
一九八○年,台北市政府計畫將寶藏巖做為公園預定地,原本的老舊建築將全數拆除,後來因為居民的安置問題暫緩拆建計畫。由於希望保留寶藏巖特殊的人文歷史,一九九九年,當時的文化局長龍應台提出「藝術村」概念,藉由藝術進駐的方式,不僅保存了寶藏巖原有風貌,也為當地注入新的色彩。
Super1:鄰長 詹智雄(右)
Bite1:馬英九上任台北市長那時候,就決定先安置再拆除、再拆遷,又經過一些學者專家覺得這塊有保存的價值,就想說把它讓藝術村、藝術也進駐在這裡,跟居民在一起,看可不可以呈現什麼樣的成果。
Super2: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經理 孫育晴(左)
Bite2:藝術村我們是從二○一○年的十月份開始進駐營運,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寶藏家園,寶藏家園就是這邊當地現在還有二十戶當地的住戶還居住在這邊,那另外一個區塊就是所謂的寶藏巖的青年會所,我們還是希望來短期旅居的一個人,他是具有藝文的一些相關的背景。
三標:藝居共生效果不顯 新舊居民漸生隔閡
當初文化局在規畫藝術村時,是從「藝居共生」的概念出發,希望居民與藝術家們能夠相生相息,把彼此當做好鄰居。但目前劃分為三個部分的寶藏巖,有時區分得太細,造成居民與藝術家們雖然看似生活在同一個社區中,彼此間卻像是圍了一堵高牆,久而久之,便出現了一些爭執與摩擦。
Super3:鄰長 詹智雄(右)
Bite3:藝術家本身包括工作團隊,藝術村的工作團隊,你假如當做是一個過客、一個租客的心態在這裡的話,那我們藝居共生就不曉得怎麼去談。我們就變成二個平行單位,二個平行單位一直走下去這種交集是不好的。就好像你們在公寓裡面大門永遠是關著的,在這邊不一樣,我們大門永遠是開著,所以大家彼此很容易就碰到,藝術村那邊就會讓我們感覺它是公寓裡面的住戶。
不過,寶藏巖的駐村藝術家有不同的看法,他們雖然只短期居住兩到三個月,但已經非常融入當地的生活。
Super4:駐村藝術團隊 行雲朵朵(左)
Bite4:先前有些駐村經驗,就是很單純全部都是藝術家,可是這次可以直接跟居民一起互動,我覺得那感覺有點奇怪,一開始妳覺得妳進來是外來者,可是住久了妳會覺得我好像就是這邊的居民。會變成妳可以很貼近這個地方去做些創作,那其實像有些故事的發想或是我們一些創作理念,其實都是在這邊慢慢去根生的。
四標:藝術村將拍紀錄片 盡全力找尋共識
針對這點,孫育晴回應,對於藝術家進駐,居民難免會有個人心態,但今年,寶藏巖將拍攝紀錄短片「看不見的村落」,描述寶藏巖的歷史演變,訪談居民的生活記憶,呈現居民在地生活的情形,希望能透過這些努力,找到藝居共生的共識。
五標:寶藏巖永續經營 須凝聚社區意識
寶藏巖至今已走過近百個年頭,從先民的開墾到今天藝術的進駐,在人們的眼中,寶藏巖的發展日益輝煌,藝術與古老村落相輔相成,但居民對家鄉的保護,以及藝術村的發展理念,似乎朝著不同的方向進行,如何凝聚社區意識,仍需繼續努力。
記者 吳宸妘 何文君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