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綠博主打糧心 重視食安問題

2016/05/20 17:01
1,54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NS

標一:綠博主打食安牌 從“糧心”出發

今年宜蘭綠色博覽會以「糧心」為主題,不論是園內的裝置藝術,或是遊戲互動體驗區,都點出台灣近年來黑心食品事件頻傳的問題。

標二:料理DIY小學堂 培養孩童食育觀

園內也推出親子料理的課程,從備料到製作,用有趣的方式教導民眾認識食物真正的本質外,自己動手做不只能夠體驗到樂趣,更能吃到食物最自然的味道。

綠博參觀民眾 黃惠萍:「我覺得作為一個消費者,就是要盡量挑選安全的食材,可能就是選擇有機的食品,然後我覺得消費者要有這樣的自覺,這樣子生產者才會跟進。」

標三:產銷履歷制度 拉近生產與消費距離

隨著食安意識抬頭,民眾越來越注重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更願意選擇購買有產銷履歷的農產品,透過台灣農業良好規範TGAP的實施驗證,和履歷追溯系統雙管齊下,民眾只要簡單掃標章上的QR Code,農民的生產紀錄就能一目了然,也藉此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樑,一同為食安把關。

行政院農委會企劃科科長 傅子煜:「我們是做一種源頭的一個監控管理,確認他有沒有用對的方法,做到良好的風險控管的方式。」

產銷達人 游正福:「以消費者來講,他們除了看到生產過程中,他們最主要還是怕農藥殘留的問題,那所以是不是我在想說,農藥檢測這塊能不能再變成比較多次性的抽驗的方式,來增加一個信任度,跟消費者可以比較更嚴謹知道說,原來政府這塊把關是這麼(嚴謹),這個標章它是有一個公正性,而不是就一次性而已。」

標四:落實源頭控管 強化稽查待經費寬列

當產品進入食品加工生產鏈後,從上游到下游,檢查程序繁複,如果是進口食品,從境外管理、邊境查驗,再到國內市場的通路追蹤,往往耗工費時,沒有足夠的資源強化抽查,也將難有成效。

輔大食品科學系教授 陳炳輝:「不管上游中游下游,都是要強制登錄,強制登錄大概有超過30萬件,那這麼龐大的一個數目,如果說你沒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去加強這個抽查,那還是無濟於事。」

標五:食品添加物標示 學者籲化繁為簡

食品加工讓我們的飲食生活變得豐富多樣,但你可曾想了解食品的營養成分或是添加物,卻對密密麻麻的化學名稱感到困惑嗎?如何在標示的完整性和民眾對添加物的認知間取得平衡,也是一項難題。

輔大食品科學系教授 陳炳輝:「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說食品標示還是不能夠太複雜,然後最重要的就是說,比較一些核心的成分,一定要能夠正確地標示。」

民眾 陳祥恩:「我對吃本來就是比較注重,我比較注重養生,就是吃東西不要油炸的,盡量不加添加物,不要罐頭的,就是比較新鮮的、現成的。」

標六:消費者從自身做起 捍衛食安自主權

面對食安問題,除了靠政府和相關單位的監督外,消費者更該有所自覺,為個人的健康把關,不要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記者王姵涵 莊博涵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