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偏鄉囡仔讀大學系列報導二】改變

2019/12/30 16:23
2,734次瀏覽 ・ 4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受訪者/吳韋呈(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三年級)

撰文/黃如意

 

    早上八點鐘,全家蚵庄店走進一個修長的身影,那是我的老同學,吳韋呈,目前就讀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見到他的第一眼,心中浮現的念頭是,「哇,他和以前不一樣了」帶上牙套使他的臉形改變、身高也比國小的時候高出太多,整個人的感覺也不太一樣了。

    哪裡不一樣?

    先從他的日子裡說起。曾擔任嘉義市青少年體育會公關、校慶工作人員、全國教育盃公關組組長,現為中正大學學生議員及校務會議代表,課業之外,還有無限的開會、拉贊助場合必須出席,這一次的訪談,足足提前了一個多月預約。帶著幾近一夜沒睡的充血雙眼,他不諱言的說,準備這一些零零總總的事。

    「真的很累。」

    但是,其中的學習,細數來是不容小覷。

    為了打工賺錢,早餐店、便利商店、搭建鐵皮屋,他全都做過,理由不難想像,是希望可以自己負擔一些生活開銷。家裡從事餐飲業和魚塭經營,皆是小本生意,但是他的大學生活,交通自己負責、活動也自己安排,就算再累,發發文抱抱怨,還是得咬牙做下去。

    「參加這麼多活動,帶給你最大的改變會是甚麼呢?」他沒有遲疑,列出以下三大點:擁有接待外賓的能力、訓練應對進退、培養說服力。

     大至全國性的大型比賽、小至系級的交流活動,公關組首要任務便是面對人群,如何調配人員、引導重要賓客、分配工作、處理組員失誤或突發狀況,都是一次次的經驗學習,也許曾經發生糾紛或問題,一一解決,正面迎擊,都比逃避來的強。但是無法避免的忙與累,便也是必須接受的代價。

    說到第一次代表回到母校嘉義縣東榮國中的校慶活動致詞時,他說那場景歷歷在目,手卡攥緊著,手抖阿抖阿,還是得上台,說了什麼當然不可能全盤記得了。但是後來的致詞,是一次一次的進步,現在再上台,連手卡都不需要了!

    拉贊助,是一件很需要人脈的事,而人脈,來自「搏感情」,如何精準地抓住廠商的心、籌措足額經費,不僅是強大的耐力考驗、也是機智應變的訓練,於是,跟著跑行程、吃飯,犧牲的是時間和體力,但是,人與人的交流,有時候反而磨出了真正的相知相惜。活動圓滿成功之外,更是為自己真正找到了一些景仰的人、以及共患難的夥伴。

    寫企劃、擬稿、說服,成了這一段日子中的核心,這一些實戰經驗,都成了生命的養分。

    於是,再提到時間上的分配。雖然家住東石,離市區頗有距離,但是跨上摩托車,中正、嘉義市、家的距離,卻也阻隔不了他對公共事務的熱情,如果要談偏鄉的地裡位置對城鄉的阻隔,「真正想做的事,並不會因為身在何處而被阻止。」

    所以,再聊到課業,他也老老實實地說,如果以偏鄉學生的身分而言,在英文和數學兩個學科上,和其他同學會有明顯的落差,相較於大量的課後補習訓練過的同學,能力上會稍微落後於他們。但是,找到自己的專長就很重要了,靠著跆拳道比賽的經驗、以及對體育的熱愛,他考進了運競系,在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中,照樣找到脫穎的一片天,隨之訓練的交際手腕與口語說服力,已然與數學無關。他也明白語言能力等,是需要具備的軟實力,因此,在未來繼續努力之下,軟實力與經驗能力的結合,相信會是1+1>2。

    2019年9月,吳韋呈獲得當年度全國基層體育有功人員的獎項,是為體育界最高的肯定,他成為了該獎項有史以來,全國最年輕的受獎人,典禮後文章一出,盡是對於身邊幫助過自己的人的感謝。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中正大學舉辦的全國教育盃,達到歷屆規模最大,同時受到世新新聞、聯合電子報的報導,韋呈的身影也在報導中亮相。也許,這是來自鄉下孩子的真誠和樸實,用心去做每一件事,一步腳印去走出自己的人生,沒有什麼到不了的路。

受訪者/吳韋呈  撰文/黃如意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