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鬼域(Re-cycle)

2007/06/13 00:09
2,52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鬼域(Re-cycle)
導演:彭氏兄弟
編劇:彭氏兄弟
年代:2006

 

隨著科技與工業都市化的發展,人類發明出許多更為便利、「人性化」的科技產品來應付當下或未來的生活,我們現在更為容易去記錄、保留、停格現在與過往的記憶,然而過於容易得到相對也就越容易拋棄,驀然回首我們的生活已被簡化到如此的簡單。

帶著後設語彙的基調,鬼域所詮釋的母題即是人類不再懂得珍惜,從日常生活的物質到心理感知甚至未出世的生命。存在的價值被畫上問號,現代人生活上所有的事物都淪為都市人追求經濟資本的工具,從勞力付出到所學的知識都成了滿足生活慾望的間接工具,當然在某種程度上是必然的生存法則,但在越過這條線後他就可以拿到進入鬼域的入場券了。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場面構築了這被遺忘/棄的異世界,透過同時也被自己遺棄的女主角彷如但丁(Dante Alighieri)般的帶我們一遊這充滿記憶/遺忘的悲嘆世界,早期50、60年代的建築、遊樂園中的海盜船、戰場上的孤魂、沒人祭祀的遊魂…。而在遺棄的母題之中另一重點即「墮胎」,在物質慾望方面畢竟是歸屬於淘汰性質的商品,但曾幾何時連生命也被化約成一張隨手的草稿紙,一揉就可以丟到垃圾桶中。當一切對我們來說都只是達成某種慾望滿足自我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價值,當所有東西都變成齊一化,如生產線上的商品沒有所謂的差異性,那它的意義性要從何找起?以致最後我們甚至也會迷失了自己,所以精神官能疾病成為現代的文明病不是沒有原因。

當存在已失去價值後就像影片的結尾所營造出深具批判的荒謬感,原本我們在鬼域中所看到的李心潔根本就是被自己所遺棄的自己,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另一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所寫成的故事,最後當現實中的李心潔在結尾小說,讓鬼域中的女主角(李心潔)再回到現實中,就因此出現了兩個李心潔。在另一部驚悚片《鬼鎮》(Saint Martyrs of the Damned)中也探討到某種相類似的議題,當人可以被無限的複製來解決人類想永生的慾望時,這被複製者甚至於本尊也都失去了價值性,所以如前所述我們如果繼續任意的揮霍生命中看似無所謂的事物,或是不再尊重生命價值,那麼漸漸的我們也會迷失在自己所建構的鬼域中(精神病院?)。

看時下恐怖片的發展,已逐漸擺脫過往單純只有鬼怪冷不防得跳出,有著嚇死人不償命的橋段出現。這類型演變至今已開始融入了更多不同風格或內容的創作原素,好比《詭絲》(Silk,2005)便結合了驚悚、懸疑、偵探、科技…等等,原素與跨類型的整合;另外,如前陣子的《鬼水怪談》(Dark Water,2001)便探討了單親家庭與鑰匙兒童的問題,並展現了堅強的女性主義(Feminism)在其中,強化了身為母親對子女的關愛,也批判出體個社會體制的變形,對人們尤其是兒童所造成的衝擊。

恐怖片或鬼片開始都不再只是嚇人了事的類型,反而開始注入了許多具有社會省思性的概念蘊含於其中。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