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躬耕於隴中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在客家古蹟遺址中,處處透露出「晴耕雨讀」的客家祖訓。耕種與讀書,為客家文化的主軸:晴耕是踏實,是為了眼前的生計;雨讀是教育,是為了下一代的生計。自四百多年前渡過黑水溝,客家先民帶著精湛的耕種技術來台,聠手胝足開闢荒野,敬字愛書教導子弟,農耕與知識的交錯,如此傳承客家精神至今。綿延數百年後,從新埤的建功社區裡,看到一個以知識發揚先民農耕理念的鮮明典範。
禁山,永續耕種的先知
建功森林親水公園位於社區的西邊,面向林邊溪與大武山遙遙相對。公園是居民休憩的好去所,在茂密的樹林庇蔭之下,眾鳥群聚,綠意盎然,也成為居民採擷野菜的聖地。其實早期這裡是客家的禁山,有專人顧守著,只許野鳥走獸出沒於其間,禁止人入內,打擾在此棲息的眾生。早在數百年前,客家先民就知道樹林的重要性,南岸庄「樹山會」其會簿(道光九年,1829)的序言:「嘗聞地利以保障為先,田園以灌蔭為要,依古來聚廬列野,安居無憂,鑿井耕田,水源不竭者,皆有賴乎深林也…」深林保水防洪,所以集資購山植樹,雇人看守,禁止人進入破壞。意在保護森林,以求水源無匱乏、不氾濫,這是客家禁山的由來。取之大地,就要以禁山回饋大地,這也是客家人對大地的感恩。如此先民回饋感恩於自然土地的信念,與近年來德日所倡的新型永續耕法不謀而合。由於時代的變遷,左堆南岸十三庄的禁山大多改為耕地。唯獨建功禁山,依然矗立在原址:來自林邊溪的地下伏流,時而不時的冒出湧泉,在林間聚成小湖,如此經森林涵養過濾的潔淨山泉,靜靜不竭地流向不遠的建功村。
教育,永續發展的動力
在建功村三山國王廟旁的社區活動中心裡,建功洄游青農吳佳樺以她豐富的學識回饋於鄉民。在村口建立示範基地,教導著大家如何用微生物來改良土質,倡導自然永續耕法取代傳統的使用農藥肥料慣性農法。農耕與知識的交錯,不斷地綿延承傳發揚著。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