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隻黑色的身影在明亮潔淨的空間裡穿梭,這是國內首先響應聯合國食蟲政策的先行者——晁陽農產科技所養殖的「可食蟋蟀」。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全球肉類年產量到2050年需增加2億噸以上,才足以供給未來的93億人口。面臨糧食危機,FAO於2013年公布《可食用昆蟲》報告,強調以高營養、高蛋白的昆蟲部分取代日益增長的肉類需求。
晁陽農產科技董事長邱信富向我們說明,同樣蟋蟀跟牛, 100公克的重量它含蛋白質的成分不一樣,蟋蟀大概60%以上,牛大概30%左右。看換肉率,要餵飼料給牛,大概1公斤的肉需要6到8公斤的飼料,但是昆蟲大概1到1.5公斤就可以了。牛跟蟋蟀的比例產生蛋白質的效率,蟋蟀是牛的20倍,把蟋蟀放大量能夠替代牛,基本上是好事一件,它對環境的衝擊是大幅的降低的。
飼養昆蟲碳排低 量產繁殖挑戰多
養豬、養牛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佔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8%。是養殖昆蟲排放量的數百倍。對環境友善來說,養殖昆蟲比畜牧業更勝一籌,只不過,為了確保昆蟲食材的品質,在飼養的過程中仍然有許多關卡要越過。
邱信富董事長表示,昆蟲可以做一個載體,要給它好的營養,它的成分出來就會不錯。所以,他們要做食物的話,在整個培育過程中它需要透明的。其實它有很多天敵,要怎麼樣保護它;到了冬天它也怕冷,所以要保暖;環境要潔淨,要不然它會滋生一些病菌。那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它的發展歷程都到處遇到危機,為了生存,他們必須要把條件充分的滿足,讓它能夠順利順利一批一批養得好,這些因素都缺一不可。
結合多樣食材 開發精緻產品
對大多數臺灣人來說,「吃蟲」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新創品牌「食態」用麵包蟲取代「小魚干花生」的魚乾,做出有台灣記憶的昆蟲零嘴,之後更嘗試與巧克力、松露結合,推出精緻的麵包蟲產品,引起許多年輕人的興趣與關注。
食態創辦人王旻晨和我們分享,他們想到可以用比較精緻的方式,像可可粉都是用那一種在地的、很貴的那種可可粉,還有進口的松露粉。是用一些比較高端的食材,去突顯其實它蟲本身味道也是可以跟它結合得很好。
麵包蟲違規下架 相關法規未完善
麵包蟲系列產品大受歡迎,但是在上市三個月之後卻遭到舉報,因為違反了〈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而在今年五月全面下架。儘管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的〈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中明訂了蜂蛹、蠶蛹等11項昆蟲相關原料可食用,國際間廣為使用的麵包蟲卻不在其中。
王旻晨告訴我們,他們主要被下架的原因,是因為麵包蟲本身它不是傳統性的食品,當然他們也很想極力徵求看看,因為其實有看到一些文獻是講說麵包蟲也有當藥材,可是這一點的話就是它的資料比較少,所以可能就比較沒有辦法去佐證。國外是都有在吃,可是國外的食用紀錄不符合台灣本身可以去認定的,如果他真的要罰的話是沒有辦法的。他覺得就平常心,然後持續的希望以推廣使用昆蟲為目的。
食蟲仍存潛在風險 發展尚需研究
真的要將昆蟲發展為未來食材的選項之一,不僅需要更嚴謹的檢驗和更完善的法規,來自昆蟲的未知過敏原也有待發現。此外,在建立規模化的昆蟲食品產業鏈時,還要考慮大量繁殖產生的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的可能。
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楊正澤認為,人們現在還不了解,哪些昆蟲會對人造成這種過敏,將來在推廣這個食物的時候,某些人的這個遺傳上的這個基因的缺失或是過敏原的這個未明,在這個過程裡面,可能要想到就是食安。
一開始考慮到這是它的潛在的風險的話,就要考慮到說是哪些已經普遍被接受的昆蟲可以來試看看。在養的這個蟲子它可能會產生一些廢棄物,那可能會對環境也產生一些污染,還是說會造成在飼養過程裡面讓這些昆蟲的營養價值是會改變,這些都還有待深入去研究,所以昆蟲學家就等著在幫忙解決這些問題。
昆蟲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類群,占動物種類的80%以上,是大自然給人類豐富的寶貴資產,但現今仍缺少開發。儘管營養和可持續性的特質使食蟲被視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的選擇之一,然而,唯有減少因人類過度需求而造成的環境負擔,才能夠在糧食安全及氣候變遷的雙重危機下,探求人類與自然共存的永續之路。
淡江新聞 陸詠心 黃子馨 彭品汝 陳俊穎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