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雲林彰化地區一年下陷7公分已危及高鐵壽命與安全的問題,終於正式浮出檯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指出,除了危及公共設施,糧食、排水都會出問題。這樣一個學界與民間呼籲許久,基於普通常識該警覺的警訊,才終於驚動總統府召開輿情會議。然而,現下除了輔導農民進行節水措施,將不必要的深井封掉將立即進行之外,對於中部乃至全台的水資源分配、補注、再利用的配套都還闕如待研商。而諸多工業用的私井,因無法令可管,尚無法進行明確的統計與管理。
在處理措施的背後,我們想提醒:對台灣真實水循環方式的缺乏瞭解,根深蒂固地阻礙了大家從更完整的層面去尋求解套。半個月前暢銷週刊的一篇社論,或許代表了每到旱季搶水時普遍的一個盲點:先前準備啟動二階段限水期間,暢銷週刊的專論「水資源運用需要新思維」,以台灣農業用水佔70%相較工業用水的10%,對比兩者在國民生產毛額GDP的產值,說明工業用水應優先的思維。固然農業用水的方式有待調整,但這樣普遍的論述方式明顯暴露出統計數字長期的誤導,以及數字背後沒說的諸多被忽略的真相。
長久以來,我們都從水利署的水資源運用標的統計中理解,經由公共事業蒐集或處理過的水去了哪裡。總是習慣看到一個簡單的圖表,告訴我們農業用水約佔70%,民生用水約19%,工業用水約10%。若我們習於直接運用用水量去計算單位產業產值,就如同個人或家庭的支出統計,把投資未來的就學學費、就醫或健診的花費、儲蓄的再投資、保障不時之需的保險費,都拿來與其他支出的消費一起比較。因為這樣的計算方式,忽略了大自然中那些老天爺幫我們做好的現成水循環機制、忽略了農業生產環境可以支撐的保安與調節功能、忘記了GDP等經濟指標只能簡化計算花費的金錢。
農業用水,不是一次性的消耗用水,放流的水仍是可利用的水資源。
農業用水,多半從河川引水,對水庫的依賴性在多數地區不高。
農業環境,有利於地表水的入滲,成為補注地下水的來源。
2008年用水總量約180億公噸中,農業用水有129億噸。然而水田常利用的黏土環境約有50%的孔隙可以貯水,雖然因孔隙小及分佈方式使之很難直接取用,但有利於蓄留大量的水並慢慢入滲到地下,因此現有水田一年可以補注地下水15億公噸。除了水田之外,沖積地形的孔隙率30%皆可貯存地下水,這樣的環境最常見於台灣主要河川下游的城鎮村莊所在平原,也是其他非水田的農業集中的主要地區。
除了地下水補注的功能之外,農業用水的排放,若是合於安全用藥的標準,仍可以維繫河川中的動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的可能,因此讓我們還繼續享用河溪生物的收獲、氣溫調節的功能、免耗能耗錢的天然淨化功能、觀光遊憩及文化維繫的環境。從這樣的角度看來,農業用水並不只是帳面上消耗的數量,同時也回饋了下一階段用水的來源,並先省下了汙水廠處理水的物資與金錢的成本,甚至維繫了許多服務業與不可量化生活品質的產值。
主張計算水資源對GDP產值效率的另一個迷思,在於GDP本身已被檢討相當不能反映真實的安居樂業需求。GDP只是所有消費支出、政府支出、固定投資生產毛額的最終總和,它只反映了我們國家內經濟忙碌的程度,並且只用金錢支出來計算,也就是說,高GDP也可以由破壞性的瞎忙來創造,只要多花點錢就行了。幾年前國際上開始反思GDP與真實幸福的不相稱時,台灣一份重量級的財經雜誌也做了一個很有趣的計算:當如同八八水災的災害重創,台灣的GDP會因為所有重建的消費與投資而呈現漂亮的上升;當許多家庭因為車禍有人員受傷經久治療最終過世,當中痛苦的花費也對整體的GDP有成長的貢獻。相反地,以志工自發性地互助投入重建將降低GDP的數字,對家庭教育與社會安定力功不可沒的的家庭主婦或主夫,也是降低GDP的元凶之一。因此,農業用水創造的無形產值,能被GDP統計到,並還歸功於農業用水的,實在有如滄海一瓢。
從這兩個觀點來看,農業用水雖確有更有效率分配運用調整的必要,但我們也需要重新打破這長久以來簡化的用水統計思維,才能更容易循著水循環的路徑去尋求解決之道,並不損及那些長期無形被忽略的功能與過程。更多有效的解決方案可以努力:更潔淨的農業與工業生產過程,更好的回收系統,更積極並管控的地下水補注作為,更多元的自然貯留濕地的保護;以及最重要的,從水資源的限制下去檢討國土及產業的規劃。
更多觀點 www.eeft.org.tw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