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社區歷史之一 台灣總督府台北刑務所
http://youtu.be/xjYFEXC2GSk
領路人:華光文史保存行動小組、華光護樹志工隊
起點:中正國中(愛國東路158號)
中正國中於民國六十八年八月配合古亭區新隆里都市更新計畫,奉准設立籌備處於金華國中內,調派鍾明樟先生為主任,積極展開校地徵收及住戶、地上物拆遷調查及補償工作,同時進行建校規劃設計。翌年八月正式成立「台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由鍾明樟先生擔任首任校長。
華光文史保存行動小組,帶領我們走向1900年代,當時的日本總督兒玉源太郎,將台北城內的清朝參府衙門略加修改,建造成台灣總督府台北刑務所,即台北監獄(1910年代完工並成立)。
台北刑務所於日治時期,為總督府對死刑犯的絞刑行刑所在,反日人士羅福星即於此被日人絞殺(中華民國3年(1914年)3月23日),如今其遺蹟只剩北面與南面幾堵高牆,稱為台北監獄圍牆遺蹟。
今日華光社區已不再沿用「監獄口」地名,該如何由刑務所/ 監獄和殖民城市歷史,來思考華光的未來,規劃中該如何考量歷史空間,促進公民自由思考的可能?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4/35.htm
抗日起義事蹟:
羅福星 又名羅東亞、羅國權等名,出生于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高思鄉大地村。其祖父為處理在苗栗田寮的土地在一九○三年來台,同時羅福星亦隨之來台。居住苗栗一堡田寮庄(在苗栗縣後龍之東)。來台後就學于苗栗公學校(小學)。三年後又隨同其祖父返回嘉應州。在台期間除接受教育學會日語,目睹日人在台的殖民,產生強烈的抗日意識。在他路過廈門時,乃加入孫文所領導的反滿清奴役漢人的「中國同盟會」。到嘉應州後曾就任當地的小學校教員,也曾在南洋新加坡、巴城等地擔任中國人小學校教員。又至緬甸就任中國同盟會所經營的書報社書記。在中國革命時,加入革命軍,曾率領在南洋的華僑響應,革命成功後再返廣東的故里執教。
台灣沒有(中華民國3年)反日當然等於是造反
因為1895年馬關條約就把台澎永久割讓給大日天皇了
中華民國的憲法沒有台澎的領土
國民政府就是戰後的台灣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