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兩座風力發電機微風輕拂即可發電 一年可省下十萬

文字-A A +A

 記者/黃博遠報導

供應大孝電腦教室 行政處室用電

   只要微風吹起頭髮的風就能讓扇葉旋轉。從外校特聘傅鶴齡教授與校長李天任商議建造後山兩座風力發電的相關事宜,除了展現理工學院學術能力,也希望接洽工業界並建立合作關係。兩座風力發電機由機電所同學協助製作,工程作業則交給美國BOT,參考國外風力發電原則,共做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扇葉。

記者/黃博遠攝

   兩台風力發電各有不同的功用,一台供應了大孝整個電腦教室、以及校內LCD電源。另一台底下則有電瓶,與台電相連方便對方購電。機電所傅鶴凌教授表示,風扇1.5米秒即可吹動。換句話說,只要微風輕拂你的頭髮,就能讓扇葉轉動。基本上,這兩座風力發電機,主要目的是給機電所同學研究風力發電為主。

 帶著此計畫案來文大教書一年的傅鶴齡教授,強調扇片是玻璃纖維所製成,可以輕易轉動,而風扇外型能夠採取最佳氣動力外向,對處於海拔四百五十公尺、氣候相當多變的文大,卻也意外考驗著風力發電可行性。

 為響應政府節能減碳活動,以及校長極力推廣之下,位於文大後山的兩座風力發電機終於在今年暑假七月底完工。與傅教授商討之下,決定先檢測三個月風車的可行性,十月底將召開記者會,向各界發表測試三個月以來的成果。大孝館為文大各樓館耗電量最高的教學大樓,位於其中的各處室將改變局部照明方式,以達節約電力的目的。

 日前李天任校長與工學院院長陳義揚,原本就有討論此工程案的藍圖,因此外聘了傅鶴齡教授,讓文大風力發電技術躍進了一大步,同時也成了是工學院學術研究一大指標,雖然未必會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但由於文大風大,也是不無小補,今年七月完工的風力發電機,剛剛好可以響應新政府的節能減碳政策。 

   文大工學院學生目前更致力於鑽研如何修繕與維護這兩座風力發電機。財金系三年級黃偉銘同學表示:「文大有個風力發電還滿不錯的,但建議要定期的維修與檢察,以確保兩座風力發電能達到預期的效能,不會白做工。」而兩座風扇遇強風時的快速運轉更讓路經行人及在附近球場練球的同學十分擔心,深怕風扇設計不夠牢固,將會釀成悲劇,這讓人聯想起絕命終結站裡的血腥場面。供應了文大LCD燈以及補助大孝館部分電力,再搭配大孝館行政處室局部照明方式省電,一年相信可以節省電費到達十萬左右。但其實真正考驗著工學院的是如何讓這兩座風力發電機屹立不搖於文大,才是耗資兩百萬主要目的。 

   一度電相當於一千瓦,石油要產生一度電需要0.67㎏的CO2,約莫人一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目前風力發電機儲存的電力是一百瓦,其實經濟效益不彰,還須仰賴同學以及行政人員隨手關燈節約能源。冷氣仍是佔電費的大宗,呼籲各位同學也能採取冷則關、熱則開的原則,與行政人員採局部照明互相配合,一年的電費則可以省下十萬以上,也為這個地球村盡上一份心力。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5.23

文化新聞台

加入時間: 2008.05.23
2,502則報導
2,216則影音
205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1:50

陳伶潔再創佳績 勇奪傳承賽冠軍

2024-05-14
瀏覽:
788
推:
0
回應:
0
1:26

近多起食安事件 學餐檢查相對重要

2024-05-14
瀏覽:
696
推:
0
回應:
0
1:48

AI藝術展 結合靜態與動態展出

2024-05-13
瀏覽:
1,016
推:
1
回應:
0
1:53

台東活水湖 普悠瑪鐵人三項

2024-05-13
瀏覽:
1,041
推:
0
回應:
0
1:43

攝影聯展尋象人 闡述社會議題

2024-05-10
瀏覽:
1,831
推:
0
回應:
0
1:55

科技化自助洗衣 提升消費意願

2024-05-10
瀏覽:
1,685
推:
0
回應:
0
1:34

教學創新 課程購買風潮崛起

2024-05-09
瀏覽:
1,719
推:
0
回應:
0
1:28

儲備軍官完善課程 培訓作業發展

2024-05-08
瀏覽:
2,096
推:
0
回應:
0
1:53

一甲子鉛字板與裝訂機具保留至今

2024-05-08
瀏覽:
1,973
推:
0
回應:
0
1:36

112學年男籃全國總決賽 正式開打

2024-05-07
瀏覽:
2,045
推:
0
回應:
0

文大兩座風力發電機微風輕拂即可發電 一年可省下十萬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746篇報導,共12,83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746篇報導

12,83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