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近年來,國內外籍配偶的比例大幅提升,她們所生下的新住民兒女逐漸成為臺灣下一代的另一批生力軍,然而在雙重文化的差異下,這些新住民兒女的教育與照護更是需要受到關注。
記者蕭奕軒/採訪報導 重視國語 設語言班教學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在民國100年統計資料中,全國約有40多萬外籍配偶,並且每年都持續的成長,這顯示我國的跨國聯姻現象日益漸增。這些外籍配偶及子女在面對不同文化及語言的衝擊下,有許多問題需要被重視及幫助,以往社會大眾與媒體都對這些外籍配偶的小孩冠上「語言發展遲緩」、「學習表現差」、「家庭環境不好」、等刻板印象,民眾應去探討為何會有這些觀念,政府應有更多措施著重在這些孩子的發展上,讓他們在教育及其他方面,得到更多幫助。
「最基本的問題是教育」,外籍配偶小孩與本地小孩在學習上所面對最直接的差異就是語言─國語,因為根據不同的外籍配偶家庭,小孩子所接觸的學習條件也並不相同,而教學科目又是和和語言環環相扣的,假如是國語學不好,連帶地也會影響其他科目,因此學校方面做的幫助是針對外籍配偶家庭的子女,從低年級開始就著重在注音符號,另外學校也開設語言及其他課程給家長們,加強他們語言能力,從家庭教育著手發展。新北市永和國小輔導室莊姓主任也建議,學校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已經做得足夠,不管是課程或其他輔導,但最重要的還是家長本身。因此教育部目前已經在各縣市開設「外籍新娘成人教育班」,提供外籍新娘參加,但在參與上並不踴躍,未來並不排除透過法律規範已入籍的外籍新娘必須參加成人教育班,教育部更擬研訂「外籍配偶終身中程計畫」,增進外籍配偶聽、說、讀、寫的能力,以配合學校老師共同輔導孩子的作業,讓外籍配偶孩子的家庭教育更為完善。
記者黃銀川/採訪報導 兒童教育 應從母親著手
另外,面對新住民子女的人數持續增加,在雙國文化差異下成長的新住民子女在文化、語言溝通上往往處於弱勢,不少民間團體或組織因此成立來協助這些新住民子女,其中,財團法人臺北市賽珍珠基金會是一個關懷跨國婚姻兒童的社會福利機構,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蕭秀玲表示,基金會對於新住民兒童的教育和照護主要從外籍母親著手,至民國89年起陸續舉辦了不少的課程,讓外籍媽媽更適應臺灣的生活與文化後,方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兒女。此外,她也提及,基金會首支成立的服務隊為外籍母親們組成的外籍志工服務隊,提高她們對臺灣寶島的奉獻。
以新住民子女及其家庭為服務核心的過程中,蕭秀玲指出,新住民兒童缺乏的莫過於物資層面與心理上的輔助。部分外籍兒女出生於貧困家庭,無法享有富裕的物資,而父母由於經濟上的壓力,唯有出外工作,因此影響親子間的互動,也無法給予兒女充足的課后指導。例如,部分父母假日也需要工作,或長期工作忙碌,兒女需自行打理生活,使這些新住民子女心靈上產生孤獨,面對經濟與責任之間的壓力,父母親心有餘而力不足。此外,外籍母親因爲身份差異而不敢和兒女的學校導師溝通,兒女也因父母親的身份差異而感到自卑。蕭秀玲補充,儘管如此,近來政府針對新住民文化的推廣提高,使新住民兒女的自卑感減少。
出生於雙重文化的家庭背景,對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及成長產生正負面的影響。蕭秀玲表示,相較於早期,母國優勢被壓抑的新住民兒童擔心旁人異樣眼光而感到自卑,現今雙重文化反而讓新住民兒童無論在生活、飲食、語言上都更容易適應更具優勢,通過外籍母親或相關單位讓他們有機會接觸母國的文化,學習自己的母語,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加自身的價值。
記者謝喜兒/採訪報導 溝通學習 促進兒童”寫“”聽“”說“
已來台生活十年的阮氏蓮,原是外籍勞工的她,在三年前嫁到台灣,成為外籍新娘,而在今年六月,將遠在越南的孩子——段文孟接來台灣念書,於本月進入國立華僑實驗高級中學就讀,並入住學校,開啟新的求學生涯,體驗不同文化。
目前,段文孟的中文程度大約是台灣國小六年級,華僑高中承諾阮氏蓮,在高一上學期,會補足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進度,高一下學期,則加強國中階段的程度,確定高三畢業時,使他擁有大約國三到高二程度的中文能力。提及在校的求學狀況,段文孟表示,班上的同學雖然來自不同國家,但是大家都很好相處也懂得互相幫助,而溝通大多是中文和英文,另外,他也坦承「我覺得中文的『寫』很困難,『聽』跟『說』其實還好。」針對在校生活,身為母親的阮氏蓮表示:「剛開始真的很擔心他會不適應。」幸好,學校的老師與教官都很有耐心,也願意給予孩子們許多幫助,例如請同學當翻譯,協助溝通和學習,但是「害怕他交到壞朋友!」不過,看見教官的認真與嚴厲,使阮氏蓮安心許多。
談到台灣及越南兩國間的教育差異,阮氏蓮指出,在越南,讀書是有錢人的事,而且老師也會挑有能力的學生作指導,反觀台灣,不論有錢與否,都能有機會接受教育。並提及,當初她在台灣學習中文時,政府有給予資源,像是開授免費的中文班,讓身為外籍人士的她利用晚上的時間,到校學習中文,但是,有關新住民孩子在台灣的語言學習部分,政府目前的規畫,卻是相對少數,對此,文山區公所人文課廖姓課員表示,新住民的相關政策確實是以大人為主,雖然臺北市立實踐國民小學有參與火炬計畫,北投區公所也曾舉辦外籍親子的互動活動,但小孩的部分仍然明顯不足,且政府目前亦尚無規畫未來是否增加有關孩童部分的措施。
至今,段文孟已來台三個月,阮氏蓮面帶笑容地說,「政府有在持續的關心文孟的狀況。」並接著說明,至今已經陸陸續續接到許多政府的電話,學校方面也會定期舉辦家長會,讓她了解孩子的學習與適應狀況,雖然平時需住校,假日才能見面,但是因為老師的用心,漸漸放下了她心中的大石頭,並預計將讓段文孟持續在台灣升學,落地台灣、生根台灣。
記者鄧青雲/採訪報導 火炬計劃 促進多元文化
政府學校也為了因應我國日漸成長的跨國聯姻現象,內政部、教育部、各校學習單位及民間團體合作,成立「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提供新住民及其子女關懷服務及教育服導,讓他們面對語言文化的差異,有更多的幫助,他們會定期舉辦活動,像是「母語教學培訓營、文化交流活動」等,但是南洋台灣姊妹會多元文化講師,同時也在多所國小擔任「火炬計畫」越語講師洪金枝認為,「火炬計畫」效果有限,要社會、家庭、學校都認同東南亞文化,才是推動多元文化社會的核心。
精通越南和中華文化的洪金枝,從越南越南胡志明市阮氏明開教育大學畢業,便隨家人回台發展。兩年前,便開始在新北市多個國小擔任越語講師。她直言,「火炬計畫」僅是移民署的短期計畫,新台灣之子僅能一周約90分鐘跟老師以越南語互動,其中還摻雜中文教學,對推動母語學習效果不大。而且此計畫是短期執行,非國教政策,效果有限。
洪金枝認為,台灣社會對東南亞文化價值的不理解和不認同,導致家庭及學校都灌輸了「媽媽是外國人,媽媽不懂,媽媽不對」的概念給孩子。對此,洪金枝舉例說明,大多數新住民姐妹在家庭權責地位較低,家庭長輩或先生會認為在台灣學越南文沒有用。而正在建立價值觀的孩子,會被告知「媽媽會的東西都沒有用」的意識。
她認為,除了家庭因素,有些學校教育亦缺乏多元文化的意識。她說,在越南的「7」中間要加一橫。但有小朋友在國小時候,被老師指責,這是錯誤的寫法,並告訴孩子「媽媽不懂,媽媽是錯」。
「親子問題產生隔閡,不是媽媽帶來的,是家庭、學校、同學之間帶來,對文化和價值觀的不理解,」洪金枝表示,新台灣之子並不是專家說的笨或遲緩,而是孩子在成長教育中,文化認同模糊。
因為社會觀感對東南亞文化曲解,部分新住民也開始否認、矮化自己的文化。有些孩子會不願意媽媽來學校接送,或不讓媽媽參加家長會。要真正推動多元文化,洪金枝認為,關鍵在於,國家要先認同東南亞文化,家庭成員和學校才能正視「媽媽的文化」。
新北市文德國小輔導主任邱朝機也表示,很多民眾的刻板印象會認為,這些外籍配偶的小孩家庭條件不足,其實不然,外籍配偶小孩的資源其實和地區性有相對的關係,像是都市小孩的資源相對的比鄉下小孩豐富許多。他也提及,政府與學校再針對外配小孩這一況上面做了許多女力。針對「火炬計劃」邱朝基指出雖然成效不錯但尚有缺失,他也表示:此計劃涵蓋了太多的項目,沒有依照學校的特性去做調整,未來需要有更多的補足。
最後,針對政府與其他團體機構在新住民兒女教育與照護上的關注和協助,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蕭秀玲坦言尚不足,她指出,兒童教育方面除了以往從生活適應上的議題作出輔助,也應轉而關注兒童未來的就業能力與機會,協助長遠的生活面。她認爲政府單位可為在臺灣生活的中年、老年外籍人士提供金融教育,改善他們的生活。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只是中華民國=中國不等於台灣
他們領的是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不能代表是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