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變身佳餚 共食解決浪費問題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陳靖雯/報導】剩食,不單只是吃剩的食物,或者存有令人想保持距離的刻板印象,如果你還認為它是廚餘,那麼你應該來好好認識它。

 

華美社區廚房負責人 廖佳倫:
如果你實際上走到街上去,不管做議題推廣、演講、擺攤,你就是隨便抓一個路人來問,請問你知道剩食是什麼嗎,通常九成還是會回答,阿,就是廚餘阿,就是他們並不會想說像這樣子好好的,下架的麵包,或者是像我們收回來這些食材,都還是可以吃的,只是有一些瑕疵,因為大家花錢,我就是要買那個又大又漂亮的麻,這沒有什麼不對,可是像那種有一點瑕疵,但是還新鮮可以吃的,被丟掉就很可惜

 

旁白:
剩食,不單只是吃剩的食物,而是泛指所有的食物浪費,像是 醜蔬果 不符規定的生鮮品、即期品、吃不完的熟、 處理料理過程剩下的邊角食材。根據環保署保守估計,台灣人平均每人一年的廚餘量為90公斤,一旦剩食過多,超越國內畜牧業可接受的量,最後只好送到焚化場,造成更多能源耗損,影響環保。

 

葉凱維

我之前其實是騎一台三輪車,跟我那個朋友一起騎三輪車,很笨重的三輪車,收破爛的那種,我們來七喜廚房之後,就騎那台三輪車去向上市場收菜,到中後期之後,可能是我們來的第二個月吧,開始有菜市場的人發現,為什麼每天都有這台三輪車騎過去,才知道是七喜廚房來收菜的,接下來有些攤商,他們就會有點像看到垃圾車的感覺,欸那個又來了,然後趕快把賣不掉的,欸給你們,就來追車這樣

 

每天一過中午,便可看見台中華美廚房的志工騎著三輪車繞行向上市場,向菜販收取每日剩食,而這些剩食將成為當晚飯桌上的菜餚,共食的概念除了能減少浪費,更為環保盡一份心力,這樣日復一日的循環,正是華美廚房為「沒有食物應該被當成廚餘」口號而付諸的行動。

 

華美社區廚房志工 葉凱維:
我跟一個朋友,我們有一天在做一個無聊的事情,就是跑去美食街然後不花任何一毛錢,去吃那邊的東西,像是台北車站、微風或是新光三越這類的百貨公司會有美食街,其實會到那種地方的人可能都是觀光客,或是貴婦,可能就是吃完飯,東西就剩一大堆放在那邊,所以我們那天就想說不要花任何一毛錢,就跑去吃,結果沒想到吃一吃就吃飽了,吃了五六個人的飯,吃完以後其實心裡有點沉重。台北,我們不花一毛錢可以吃飽一餐,然後這些東西不是我們兩個人就可以吃完的,過了幾個月後就不知道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進來(臉書 剩食終結者社團),像剛剛有提到就是,剩食不像你想像中那樣,我們的概念就是,這個食物其實從這個時間點,往前面推或往後面推,只要他有可能被浪費掉就是剩食,在FB上面搜尋剩食終結者你就可以看到,它(FB)是提供一個平台讓大家可以在社團內分享出來,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選擇面交,讓大家從食物這件事情回到每一個人的交流,像是古早社會,這些食物他們不會浪費掉,因為他們的關係很好。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07.05.22

文化一周

加入時間: 2007.05.22
805則報導
380則影音
3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剩食變身佳餚 共食解決浪費問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3,164篇報導,共13,20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3,164篇報導

13,20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