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舒寧、陳郁雯/宜蘭縣報導】《東台灣食通信》一本介紹在地食材的雜誌,由三位年輕人沛妍、米莫、蔡山共同創立。透過一步一腳印的採訪,寫下東部食材最真實的生產面貌,希望將好食材與好故事一併交到消費者手中,所以透過「一期一食材」的模式,將刊物與食材宅配到訂閱者的家中。消費者在吃到東部優質食材的同時,也能從雜誌中得知生產者的努力和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在每一期的行腳採訪中,《東台灣食通信》努力尋找友善環境的生產者,並以文字紀錄讓更多消費者能以行動支持友善理念。
青年回流 重視在地農村
《食通信》是從日本承襲過來的刊物,來到台灣後,各地發展出不同在地特色的雜誌,目前台灣有四個地區出刊,包含:旅人食通信、中台灣食通信、雲林食通信和東台灣食通信。
《東台灣食通信》創辦人蔣沛妍,原先在台北從事文化藝術產業,當過編輯,也做過行銷。但在二〇一七年搬到南澳後,農友成為了她的鄰居,近距離接觸農民,感受到人與土地間真實的情感,也開啟了她對在地農村的關懷。「當我親自來到產地後,感覺是不一樣的。」蔣沛妍說,這裡有一戶人家,會在晚上下著大雨時,急著衝到田裡採收玉米;或是,有農友嘗試種地瓜、玉米、玉米筍等作物,每次種每次失敗,但還是興高采烈的嘗試新的作物。因為認識這些人,她對台灣東部才有更深層的想法。
偶然的機會下,沛妍看到一本書叫《食鮮限時批》,是日本東北食通信創辦人高橋博之先生寫的,內容深刻記錄食材與生產者間密切關係,讓她十分感動,所以她決定創立一個屬於東台灣在地雜誌。沛妍找來年輕鄰居米莫、蔡山加入,兩位朋友是農友背景出身,更能體會東部生產者辛勞,所以二話不說,就一塊投入《東台灣食通信》。沛妍身兼主編長,米莫擔任行政,蔡山則擔綱攝影師的角色,三位秉持對農村的熱愛,一期一食材跑遍各處,跟隨不同生產者的腳步寫下食材第一手故事。
《東台灣食通信》目前是台灣食通信聯盟的其中一個發起會員,由台灣聯盟代表跟日本食通信聯盟簽約,每年台灣聯盟都有邀請日本食通信的成員來台交流。今年舉辦「看見地方創生力」國際工作坊,以「台日雙主編」方式,共同帶領並把台灣農友拉到現場,與讀者一起規畫設計自已心目中的食通信。
「我們都忘了都市其實是仰賴鄉村而生活。」蔣沛妍說,以前在台北經常聽到「救救農民」的口號行銷農產,當她來到產地後,一直不懂這件事。無論農民生產的是百香果還是稻米,對於自己栽種的作物一定有驕傲和尊嚴,不應該用同情行銷農民,讓消費者因為可憐生產者而買他的東西。所以,《東台灣食通信》在報導的時候,真正挖掘的是農友生命哲學與其背後故事,消費者因為認同生產者的理念與價值而購買產品。
《東台灣食通信》工作團隊,由左至右分別為蔡山、沛妍、米莫。 攝影/李舒寧
在地行腳 看見東台灣生命力
雖然東台灣食通信規模不大,但很重視內容質量。每一期報導,《東台灣食通信》會尋找眾多的食材生產者,經過多次夥伴間的討論,從中挑出最值得推廣的生產理念,例如,友善畜牧、有機農業等進行報導。選好主題,記者與攝影師都需親身踏入產地,跋山涉水找食材和生產者。採訪完,會將食材故事及烹調方法撰寫成刊物,並與當期受訪者合作,將他們的產品包裝與刊物,以宅配的方式寄到訂閱者家中。
蔡山說,「跟著生產者跑,全身是沙是土,畫面才最真實。」記得,雜誌第二期,採訪馬告生產者亞亞阿嬤的時候,她住在花連太魯閣大同部落,前天晚上溪水暴漲,把原先上山的路給淹掉了。於是,他們從另外一條路上山,整整爬了六個小時。最有趣的是,亞亞阿嬤得知他們需要腳架卻沒帶上山時,從土裡拔出塵封已久的腳架,給他們使用。原來,之前有位文史工作者,帶著腳架上山卻拿不下來,阿嬤就將腳架埋在土裡保存。行腳拍攝經常有各式各樣挑戰,有時候一路拍一路摔,但也更能體恤生產者,明白我們所吃的食材得來不易。
談及行腳過程印象最深刻的事,沛妍笑說,「我每一期印象都很深刻,可以說很多採訪發生的故事。」第一期報導花蓮放山雞,找了二、三十家放山雞業者後,終於找到嘉勳大哥經營的慶錩牧場。慶錩是嘉勳阿公的名字,嘉勳知道經營有機牧場這件事太困難了隨時可能會放棄,所以把外公的名字印在制服上,每當想放棄的時候,看到制服上的名字,就提醒自己不可以給外公丟臉,一定要讓慶錩牧場成為台灣最有名的牧場。
有機牧場成本高又費時很多人不願意經營,嘉勳養的羊住在豪華羊舍的二樓,羊的大便會聚集在一樓的地上,有黑水虻跟蚯蚓,直接將糞便分解成堆肥,這些堆肥可以種植稻米和牧草,收成再餵食羊和雞,形成有機循環,不只友善環境,農舍也完全沒有味道。
第二期介紹大同部落的馬告,當地交通不方便、資源缺乏,只剩下四、五戶人家,但是他們早就找到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方式。亞亞阿嬤感謝大自然讓她養活了六個孩子,因此她種植的馬告不灑農藥,堅持用最友善的方式栽種。
「因為身歷其境的體會,才會重新省思食物對人類的意義。」沛妍表示,不管是放山雞還是馬告,每一位生產者對自己的產品都是非常驕傲的,也因為他們的理想讓讀者從刊物看見東台灣的生命力。
《東台灣食通信》的刊物及海報。 攝影/李舒寧
食農友善教育 攜手合作
《東台灣食通信》一直希望做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讓食材從產地到餐桌,資訊可以透明化,除了安心食用,更多了一份來自生產者努力的感動。沛妍表示,現代人到超市選購食材,通常只看價格,挑選最便宜的,但她希望食通信能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消費觀念,「吃」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也要吃得健康且友善環境。最重要的是要懷著感恩的心珍惜每一份食材,因為它的背後是每位生產者用汗水換來的成果。
「每一期刊物附的食材,都是一大挑戰。」米莫說,每一項食材該如何交到消費者手中,要考慮很多環節,例如,配送方式、後加工與保存、後續旅行場地、產量、食材在地代表性等,都需要完整企畫。配送食材有的需要冷凍宅配,有的要常溫保存,在包裝及設計上也全部使用環保產品,如,可回收的紙袋、二次利用的紙箱等。《東台灣食通信》就是希望消費者收到食材的那一刻,就深深感受到他們希望傳達的「友善」價值。
除了刊物發行,《東台灣食通信》將規劃更多元的線下活動,例如,產地旅行,讓民眾親自走訪食材的家鄉,面對面認識生產者並與他們對話。另外,也積極在籌備東台灣食通信基地,辦理講座和工作坊,讓大家體驗種植作物,同時教導如何善用產地食材。沛妍說,「年輕世代相對更需要了解友善農業,未來如果能與學校合作會更好。」因為這一代對環境的重視,將決定留給下一代多少自然資源。
慶錩牧場的嘉勳大哥與他飼養的母雞。 照片提供/東台灣食通信
採訪側記
南澳,一個空氣清新,景色優美的鄉村地區,坐著火車看著車窗外的綠山藍天,一掃都市生活快步調的壓力。東台灣工作辦公室,門外種著一排花花草草,受訪者米莫從庭院折了幾枝香草,沖熱水泡出淡淡香氣的香草茶。室內擺設有著純樸的鄉村風情,在訪談的過程中,很開心也能感受到他們對於土地的深愛與環境的熱情。談及,東台灣採訪過程的故事,三位採訪者皆有不同的感受與經歷,可見他們對於每一期的雜誌都很用心,期望將生產者的故事傳遞給消費者。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