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之亂」應該是政府想同時兼顧多個互相衝突的政策目標所導致的結果。今年9月3日新聞報導引述「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的說法,臺灣不是沒有蛋,是因為政府壓抑蛋價,蛋農當然拒絕把雞蛋賣入原本合作的通路,最後產生黑市價格。之後又有新聞報導,當時的農業部部長陳吉仲在9月19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專案進口雞蛋進來後,囤蛋的人釋出,所以有5千多萬顆進口蛋不敢釋出,怕影響價格,傷及蛋農生計。
近來,物價膨脹變成國際間的熱門話題。雞蛋也算是重要的民生必需品,市場出現蛋荒,政府當然不能坐視不管。只是傳統以來,不分藍綠,臺灣的政府都是奉行農業保護政策。突然出現雞蛋供需缺口,臨時抱佛腳,根本不知道國際間哪裡可以買到雞蛋?後來政府補貼高額的運費,緊急空運來臺。甚至遠從巴西購買雞蛋。由於生鮮雞蛋不能冷凍,無法長期保鮮,很快就出現過期問題。而消費者對不熟悉來源的雞蛋,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很快適應,臨時進口的雞蛋會滯銷,也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
政治操作使雞蛋問題更加複雜化。有心人士為了全力封鎖進口雞蛋的通路,蛋液也遭到污名化,讓原本都在使用蛋液的團膳,受到波及。團膳的消費者主要是學生和軍人。實際上,我是覺得,進口蛋液可以冷凍保鮮,而且比生鮮雞蛋更容易殺菌和檢驗。因為,已經打破蛋殼,可以急速冷凍。此外,混合後的蛋液,抽樣檢驗必然更具代表性。
其實,養雞場是嫌惡設施,會有蚊蠅、惡臭、污水排放等諸多問題。因此,經常會遭到附近居民的抗議。生鮮雞蛋適不適合用30%的高關稅保護,實在是值得朝野商榷的議題。
或許有人會提出食品供應安全的理由,堅持臺灣必須要保有自己的農業生產能力。這種想法沒有錯。畢竟,連美國都會為了國家安全,花錢補貼臺積電去設廠。只是說,臺灣地狹人稠,耕地有限,不能不考慮土地利用的效益問題。去生鮮超市逛一下,可以發現雞蛋的價差非常大。標榜友善飼養,和可以溯源的有機雞蛋,價格可以高出籠飼雞蛋一倍以上。繼續用高關稅保護籠飼雞蛋,讓消費者不習慣進口雞蛋,其實只會讓國內蛋價和供應量,常常受到天候、疫情等偶發因素的影響。
臺灣常常有人提到國內稻米生產過剩,讓人誤以為臺灣糧食可以自給自足。事實上除了稻米、豬肉,雞肉之外,雜糧和牛肉都要依賴進口。而養豬、養雞飼料使用的雜糧,當然也是要靠進口。依據農業部統計,2021年國內生產穀類將近139萬公噸,其中絕大部份是稻米。然而,進口的穀類則多達626多萬公噸。穀類出口量只有不到38萬公噸。換言之,國內消費的穀類有80%要靠進口。
為了保護農業和環境,臺灣將大量的土地劃設為保護區。代價就是高房價,以及大量的農地違章工廠。在農業保護政策傘下,眾多農地被低度使用。2022年國內農林漁牧業產值1.12兆元,只佔當年我國名目GDP(22.67兆元)的5%。農業產值與所耗費的土地面積、水資源、環境成本比較,實在不划算。
為了提高農業附加價值,農業保護政策或許應該要有一些改變。一方面輔導國內農業生產走向高附加價值,另一方面,降低農林漁牧產品的進口保護措施。以養雞業為例。農業主管單位對友善和有機飼養,以及有機飼料,或許可以建立一套認證標準,進行飼料和雞蛋品質的分級認證制度。另一方面,提供融資,協助養雞業者轉型。冷凍蛋液就靠進口供應吧。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