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水的故鄉 新港社區漁村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霸王寒流侵襲 青年返鄉改造

OS

一個個方形的魚塭整齊排列,沒有高樓只有一覽無遺的地平線,這裡是高雄永安的新港社區漁村,也是台灣除了屏東外主要的石斑魚產地。

一樣都是石斑魚,但你曾想過牠能以冰淇淋、甚至護手霜的形式出現在眼前嗎,會造成這樣的創新,要回到2016年一場霸王級的寒害。

BITE(永安新港漁民 蘇韋鴻)

所以牠死會,牠凍死的話會凍死在池底,開始腐爛,所以牠肚子會開始膨脹,七天之後牠會全部浮起來,那時候想說,大家想說誒都沒事誒,結果七天之後哇,全部的魚都白茫茫的一片。

OS

因為寒害損失慘重,陳坤成與他老婆蘇郁暄被迫回鄉幫忙,他們一家在這契機下也決定留下來,全心投入養殖石斑魚的老本行,而且一併成立了新港社合。

他是陳坤成,因為大寒害後返鄉幫忙,甚至辭去原本在竹科的高薪工作,將石斑魚的生產、加工、銷售一手包辦。

BITE(新港社合執行長 陳坤成)

是從2016年二月,大寒害之後,原本是在竹科台積電工作,那因為寒害的關係,所以就回來,協助我們在地。

OS

而正在分享這個石斑魚鱗藝術品的是蘇郁暄,原本身居國外,也因為寒害跟陳坤成一同返鄉,投入研究石斑魚的各種作用。

BITE(新港社合經理 蘇郁暄)

我們現在很努力在想說,石斑魚的牙齒可以拿來做什麼,因為牠的牙齒很特別,但是目前還沒有找到一個適合的做法,但是就是希望牠,牠的這一身都能夠妥善的被利用,把牠的營養留給所有的人

標二:冰與火故鄉 得天獨厚鑽石水

OS

我們跟隨陳坤成的腳步,來到了緊鄰漁村的永安溼地。雖然沒有高樓,在地平線一端卻可以看見天然氣接收站的身影,而另一端還有火力發電廠的存在,介於兩個嫌惡設施之間,也讓陳坤成笑稱永安人都是逆來順受。

BITE(新港社合執行長 陳坤成)

你家旁邊設電廠你要不要?不要,你家旁邊蓋一個加油站要不要?不要,但這兩個重不重要?重要,所以這兩個嫌惡設施,就放在永安,你看永安真的是,我講的就是,那個逆來順受啊,這邊的人就是逆來順受,你們大家都不要,好啦不然就來我這裡好了。

OS

但正是因為鄰近天然氣接收站,給了永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中油為了使超低溫的液化天然氣從液態轉為氣態,要使用大量的海水進行熱交換,而經過熱交換後的冷排水會比原來的海水溫度低,正好可以用來養殖石斑,也正是永安漁民所稱的鑽石水。

BITE(新港社合執行長 陳坤成)

誒你既然有這支水,而且你都還要,某方面你還要加熱才排出去,那大不如我們看一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性。在地方人士奔走之下,好那可以,那廠區先挖個池子,讓你們養養看,養個三年之後再說,以拖待變嘛,搞不好你們就不想用了,結果發現就養下去,哇成果真的好。

標三:天然手段不用藥 友善養殖護生態

用鑽石水來養殖,可以提升石斑魚存活率,還能因為穩定的水況,減少用藥控制水質造成環境汙染的問題。同時他們也藉由培養光合菌,甚至自行用水果釀酵素來養殖。

BITE(新港社合執行長 陳坤成)

啊這個東西的話就大概,我們做之後,然後大概放半年都可以使用,然後我們就會跟在地的農民合作,他們不要的那些,我們就把它收集下來,然後加黑糖,然後下去做製作,啊透過這個去穩定它的水質。

OS

這些天然的養殖方式,讓魚塭連排水的水溝都能充滿了魚,甚至能用來釣魚,也因為不使用化學藥劑,間接的保護了相鄰的溼地。

BITE(新港社合經理 蘇郁暄)

喔原來這個地方,不是只有養魚而已,這個地方你要讓產業永續,你要做生態養殖,其實就不是只有養魚這件事情,你要跟周邊的生態環境要和諧共榮,其實有很多的學問在裡面。

OS

新港社合除了產銷推動,也是為了讓後來的人都能認識永安漁村,如何讓漁村的人都能認識生態的共存也是他們正邁向的目標。

台呼

採訪撰稿 陳翊婕 李紹仰

攝影剪輯 陳重樺

音樂來源 Youtube 無版權音樂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33則報導
2,985則影音
57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58

力抗罕見白血病 用「美人腿」走出奇蹟

2024-06-05
瀏覽:
3,930
推:
1
回應:
0
5:52

海廢處理妙方 廢漁網滑麗變身

2024-06-02
瀏覽:
3,674
推:
0
回應:
0
3:06

百年工藝迎新生 漆藝走入你我生活

2024-06-02
瀏覽:
3,809
推:
0
回應:
0
1:40

鎔金薪傳 溫清隆金工之路

2024-06-02
瀏覽:
2,988
推:
0
回應:
0
5:20

化災為福 以原生種重新站起

2024-06-02
瀏覽:
5,912
推:
2
回應:
0
1:40

泥作工藝—傳統技藝的亙古之美

2024-06-02
瀏覽:
4,220
推:
0
回應:
0
1:37

越式洗髮盛行 一條龍服務超吸客

2024-06-02
瀏覽:
2,620
推:
1
回應:
0
1:39

精雕細「啄」排灣族圖騰 塗南峰藉木雕重獲新生

2024-06-02
瀏覽:
6,426
推:
0
回應:
0
1:34

高齡劇團偕青年 懸絲技藝盼流傳

2024-06-02
瀏覽:
3,028
推:
0
回應:
0

鑽石水的故鄉 新港社區漁村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761篇報導,共12,8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761篇報導

12,89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