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青農透過「黑金」品牌 打造小雨果巧克力藍圖

文字-A A +A

【記者岡山論壇/里港報導】 屏東縣里港鄉返鄉青農蘇一明深受可可信念,廣告行銷專長將產品故事融入在地文化,在鐵店村打造「小雨果巧克力」巧克力屋,透過屏東可可力量逐漸讓台灣巧克力創造藍海策略。

蘇一明表示,「小雨果巧克力」(Hsiao Yugo Chocolate)品牌中,最暢銷的產品包括其特色巧克力系列,特別是一些具有創意和季節性風味的巧克力。例如,該品牌的「 蓮霧巧克力」、「情人果巧克力」以及「焦糖杏仁果巧克力」風味的巧克力特別受歡迎 ,原創的「黑金可可核桃酥」也是招牌之一。

這些巧克力產品以其獨特的口味和高品質的原料聞名,吸引了眾多巧克力愛好者 ,如果你想嘗試最受歡迎的產品,可以選擇這些風味巧克力,或是參觀他們在屏東縣里港鄉鐵店村的巧克力門市店來體驗更多的特色產品。

讓顧客體驗微型食農教育的理念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策略,特別是在巧克力品牌中。這不僅能增加顧客的參與感,還能加深他們對產品的理解和喜愛。以下是一些方法,如何通過微型食農教育來提升顧客對巧克力的體驗:

1. 可可生態體驗

巧克力果莢剖果體驗,讓顧客親身參與可可果莢的生長及生態過程。他們可以學習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整個製作過程,瞭解如何烘焙、研磨和調製巧克力。這不僅有趣,還能讓他們更了解產品的品質和背後的努力。

2. 可可種植講解

可可種植講座,介紹可可的種植過程和所需的條件。這可以包括可可樹的生長週期、收穫方法以及對環境的影響。讓顧客了解原料的來源和可持續種植的重要性。

3. 品鑑活動

舉辦巧克力品鑑活動,教導顧客如何品味和辨別不同種類的巧克力。通過解說巧克力的風味特徵、產地差異和製作工藝,使顧客能夠更深刻地欣賞巧克力的複雜性和美味。

4. 故事分享

在產品包裝或店內展示中加入可可農民和巧克力製作者的故事。這不僅能增加產品的親和力,還能讓顧客感受到他們購買的每一塊巧克力背後都有一個真實而動人的故事。

5. 推廣可持續發展

強調品牌在地可持續發展和環境永續的努力,讓顧客了解他們的購買行為對社會和環境的積極影響。這種透明和責任感能夠增加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

6. 互動式教育資源

在店內或線上提供互動式的教育資源,如視頻、動畫和圖表,介紹可可的歷史、製作工藝和文化背景。這些資源可以幫助顧客在享受巧克力的同時獲得更多知識。

對於整體形象要求,每一個步驟都有其獨特的重要性,通過13道工序,從最初的可可果莢到最終的巧克力產品,每一步都經過精心處理,確保最終產品的高品質和美味。這樣的介紹可以放在產品包裝、品牌網站、甚至是店內展示,讓顧客了解並欣賞製作過程的複雜和用心。透過品牌「十三」不僅能展示其工藝的精湛,也能加深顧客對產品的認同和喜愛,讓他們在享受巧克力的同時,體會到其中的奧秘和價值。

在里港鄉鐵店村家中庭院裡,用兩個貨櫃搭建約20坪的巧克力屋,店外種植可可樹,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未來願景藍圖有1. 擴展生產和銷售,增加產品線: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反饋,研發更多獨特的巧克力產品,吸引不同口味的顧客。電子商務平台:建立或加強線上銷售渠道,方便顧客隨時隨地購買產品,特別是針對國內市場。合作與聯名:與其他品牌或當地農產品合作,推出聯名產品,擴大品牌影響力。2. 提升品牌形象故事:強調品牌歷史、創始人背景和每一顆巧克力的製作過程,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情感連結。

參與國際比賽:持續參加國際巧克力比賽,不斷提升技術和品質,獲得更多國際認可。3. 深化在地連結將巧克力文化推廣:在屏東及其他地區舉辦巧克力相關的活動和展覽,推廣巧克力文化,增加品牌曝光度。透過農業教育:與學校和社區合作,推廣可可種植和巧克力製作知識,培養下一代對巧克力的興趣和認識。

蘇一明想要讓巧克力屋發展成為觀光景點:將巧克力屋打造成為當地的觀光景點,吸引遊客前來參觀、體驗和購買。運用巧克力工作坊:開設巧克力製作工作坊,讓遊客親身體驗製作巧克力的樂趣,增加互動和參與感。結合咖啡廳和餐飲:在巧克力屋內設立咖啡廳或小餐廳,提供巧克力相關的飲品和甜點,增加停留時間和消費機會。可持續發展永續目標,環保包裝:採用環保材料製作包裝,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永續發展:確保可可樹的永續利用,支持可持續農業和農民福利。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01.11

岡山論壇

加入時間: 2009.01.11
84則報導
31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屏東青農透過「黑金」品牌 打造小雨果巧克力藍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835篇報導,共13,1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835篇報導

13,1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