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立委專訪】賴清德:困難的是如何符合人民真正需要

2010/11/18 09:58
2,156次瀏覽 ・ 2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賴清德"

照片

【優秀立委專訪系列02】賴清德委員於第五會期評鑑再次脫穎而出,四度得到第一名。賴委員首先感謝公督盟評鑑委員的肯定,這對於認真、專業問政的立委鼓勵很大,而公督盟的評鑑,也讓優秀立委對市民、鄉親能有個交代。賴委員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包括開會必須認真出席、質詢必須有內容、質詢內容要符合民意而不對特定利益團體說項等,因此清廉、專業、認真是做為國會議員最起碼的條件。因此,掌握民意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作出符合人民真正需要的事。

致力推動勞工福利保障

賴委員過去較為關注勞工的生活,曾大力推動勞工退休金條例、勞保老年給付年金化、勞保老年給付年資中斷可以併計等,讓勞工退休經濟生活得到保障。對於國民年金法,賴委員也曾提出自己的版本並三讀通過。

除此之外,醫師出身的賴委員較為了解民眾就醫需求,因此也針對無力繳納保費者予以紓困,透過修正全民健保法的方式,讓四年以上完全自費就醫的民眾在要加入健保時可免補繳費用。

兩岸協議在野難監督

近來賴委員最關注的議題,自然是引起廣泛關注的兩岸協議;一方面這關係到國家的走向,另方面這也影響數百萬人生計。但令人遺憾的是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沒有機會予以審查,因國民黨立委人數眾多,強行表決逕付二讀,跳過委員會的專業審查。賴委員過去長期於衛環及勞工委員會服務(現稱社福及衛環),最近兩年才任職於內政委員會,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審查兩岸協議,然而最後兩岸協議卻完全跳過內政委員會直接通過。

立委歷練有助全方位能力養成

現在,賴委員則以競選大台南市長為重心;相較於立委可依專長領域選擇所屬委員會,地方首長必須是全方位的。不過賴委員也認為國會多年歷練有很大的幫助,可以了解政府各部會如何運作、中央經費如何挹注地方。因為擔任過黨團幹事長及召委,所以也嫻熟議事運作及溝通協調,而擔任立委期間的基層經驗亦使賴委員了解地方的需求與困境。

從立委到市長 角色區分清楚

對於兩岸相關議題,因賴委員目前仍是在野黨立委,故自然以較為批判的立場出發;但假若當選大台南市長,是否會因為執政、角色改變,採取不同立場認為必須加強經濟交流?

賴委員回應,雖然身為在野黨立委,但仍希望能提出建設性意見,例如要求政府加強因應可能受到的衝擊等等,只可惜現在顯然已經沒有機會了。未來若當選市長,屆時ECFA已生效,身為市長最重要的是安全機制的建構,讓城市能夠面對ECFA造成的衝擊。對於受到正面影響的產業,自然是順勢而為,讓它更好;對於受到衝擊的產業或個人,則是設計一套機制予以協助。因此,國會議員和地方首長的角色是可以清楚劃分的。

治水應採疏導代替防堵

日前高雄因颱風淹大水,在立法院引起許多討論。針對此議題,賴委員表示,治水正是他競選市長的主要政見。台南是全台灣水庫最多的地區,然而每逢豪雨颱風卻必定淹水與缺水。曾有位民眾以養豬為業,長期下來好不容易累積了一筆財富,但莫拉克風災後,所有的財產都沒了,連自己的住家也一半遭淤泥掩埋。對於許多民眾而言,淹水比死還要痛苦。

關於治水預算,賴委員表示, 8年800億治水預算、莫拉克治水預算及曾文烏山頭南化水庫整治條例所規定的預算,總共540億將用於治水。但在治水方法上,必須捨棄傳統一味加高堤防的做法,改採以疏導代替防堵:透過過去淹水的經驗來了解水淹多高、水如何流動,並以此規畫開闢新水路及滯洪池。

無權無錢無人力 地方治水難見效

對於過去治水成效不彰,賴委員分析原因有三:首先是中央集權、集錢又集人,地方則是無權、無錢又人力不足;二是治水方法不對,僅以加築堤防急就章,甚至還讓河床高於堤外,十分危險;三則是政府官員閉門造車、忽略民眾的在地智慧,政府計畫無法符合地方需求。

身為地方首長,不應該以蓋展覽館、美術館等大型建築作為主要施政目標,應優先解決既有問題、符合人民迫切需要。水患治理成功、解決既有問題,才能讓民眾安居樂業、放心投資。

國會生態不利司改推動

對於目前的國會生態,賴委員感嘆國會無法及時呼應民眾的訴求。例如最近熱門的司法改革議題,賴委員表示,在民進黨執政時期,政府便擬定了許多司法改革相關法案,然而當時身為在野多數的國民黨卻予以阻擋;即使今天國民黨為完全多數,進展仍相當緩慢。當然,部份攸關民生議題的法案,仍能得到跨黨派的支持,但某些法案因涉及黨派的立場與觀念差異,導致進展不甚理想。

關於公督盟,賴清德委員感謝能夠有像公督盟這樣的團體針對立法委員進行評鑑。如此一來才能分辨專業問政的委員與不專業的委員。如果沒有評鑑,只會讓政治人物平常不斷和稀泥,等到選舉時再買票、亂開支票,令真正為國家社會付出的委員越來越沒有機會。賴委員也呼籲各界應廣泛支持公民評鑑,讓公督盟能夠持續不懼壓力進行監督。

更多內容,線上閱讀: 【監督國會雙週刊第115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