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看見台灣」:綠色經濟的可能

文字-A A +A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綠色經濟倡議」 ,期待經濟面向能將以下考量納入:改善人類福祉、照顧社會公平、避免自然資源消耗及控制環境風險。

影片:空拍攝影師楊亞祖貝彤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拍攝的綠色經濟概念影片。

文/吳岱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編輯)

    今,氣候變遷已經成為老生常談,人們對怪異天氣現況也越來越習以為常。異常氣候下農產品不穩定生長收成而導致價格波動、極端氣候影響班機起飛、許多自然資源的供應也因環境因素影響、造成各種經濟損失…等。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企業、公司、機構與這些自然環境因子危機沒有關係,那就錯了,住在城市中的我們享受便利之餘,竟不知自然資源無形中在你辦公室、家裡、逛街血拚、享受美食中一點一滴消耗。但我們能做些什麼兼顧經濟及環保?

(Source:World Development Movement Manchester flickr,CC BY-NC-SA 2.0)

    近年來由於開發的持續,環境的破壞,自然資源遭過度取得利用,加速氣候變遷的潛在風險,使得部分企業營運面臨危機。而多數工廠的廢水廢氣廢料在不經特殊處理後任意排放,更直接無情地將汙染施加空氣、土地,進而影響無數生物生存環境。

    如此惡性循環不但加速環境邁向死亡,多數企業往往也不將環境成本列入公司財務開銷中,而加諸於社會買單,企業已經忽視了其應盡的社會責任。知名會計事務所 KPMG 於2012年公告其估算結果顯示,若將企業取用、生產製造、營運過程中所耗損、破壞的自然資源以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全數納入計算,將會抵消近五成的獲利。

經濟不是只有GDP

    國際開始思索,如何在不破壞環境考量下,可持續的使用自然資源,同時促進經濟成長,這就是綠色經濟的基本概念──將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納入經濟考量,取代一次性的直接破壞與掠奪。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2008年發起「綠色經濟倡議」(Green Economy Initiative),以期經濟面向能將以下考量納入:改善人類福祉、照顧社會公平、避免自然資源消耗及控制環境風險。因此,未來在評估經濟成本效益時,除了人事、機器成本外,應該再將如何降低自然資源消耗納入考量,諸如;低碳設備、廢棄物、水資源管理、如何永續土地及永續漁業等等。綠色經濟及友善土地產業才是維繫人類與這片土地共依共存的不二法門。

    在台灣,產業的經濟價值總只在追求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卻忽略經濟的成長應該是要廣含森林、河川、土地、動物等自然資源的評估。公家單位也將開發狹隘的展現於促進觀光、推動在地經濟發展層面上,往往將保留農地、維繫並管理自然生態環境視為未開發。如今在追求這些經濟發展時,早已經把過去農村時代向大自然學習的知識、對土地的情感拋之在後。

提升綠色經濟也可以從自身做起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購物開始,購物是與人類最切身也最頻繁的活動,同時也是促進綠色經濟最主要的途徑。我們可以購買友善環境下製造出的產品,例如在地當季友善土地生產的蔬果、友善環境生產的衣物、盥洗用品、甚至生產過程採用低碳運輸、結合太陽能設備、回收再利用的各種商品等,都可以是生活中很好著手的綠色消費。

    而前段綠色倡議提及的改善人類福祉、照顧社會公平這兩點,也可以透過購買公平貿商品等消費行為,回饋給更多正在開發中國家的農民,這些農民維繫著全球在咖啡、可可豆、棉花、稻米等經濟作物的命脈,而且他們在與自然環境的互動上也比住在都市的我們更加強烈。

圖:公平貿易的咖啡豆販賣,確保種植的農民能獲得足夠並賴以維生的收益。

(Source:Eric Magnuson flickr,CC BY-NC-SA 2.0)

圖:葉門國家婦女手工藝發展中心教導婦女技能而使其獲得額外收入,可幫助提升女性社會地位。

(Source: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 flickr, CC BY-NC-ND 2,0)

圖:太陽能光電板安裝技術工人正進行安裝作業,綠能與相關就業機會,都屬於美國政府2009年復甦與再投資法案的一環。

(Source:Wayne National Forest flickr, CC BY 2.0)

    這些來自你我小小力量的累積,雖然無法短暫發揮綠色經濟的效果,但是當越來越多人重視這個環境、認知自然資源的有限、也珍惜周圍生態環境帶來的美好時,未來將會成為經濟發展趨勢。而大企業、公司或其他更緊密地利用自然資源上的產業如能將環境成本納入考量,在追求GDP成長同時也納入綠色思維,將使綠色經濟邁向更大一步。

    當土地已消逝,自然資源耗盡,談經濟又有何用。

圖:冒著犧牲海岸濕地生態與永續漁業價值的風險,所建造的六輕園區。

(Source:台灣水鳥研究群 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 flickr, CC BY-NC-SA 2.0)

 

【參考資料】
決策納入自然資本 助你趨吉避凶》SereneLife 25-Mar-2014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小的胡蘿蔔也美》吳明益 11-Apr-2014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創新 全球綠色經濟環境下企業成長之道》林志森 Apr-2013 綠基會通訊
台灣綠色經濟發展思維》蕭代基、陳筆 21-Dec-2010 中技社2010年環境與能源研討會

※「繼續看見台灣系列文章」由台灣環境資訊中心與低碳生活部落格共同企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75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繼續「看見台灣」:綠色經濟的可能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816篇報導,共13,1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816篇報導

13,1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