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轉型城鎮系列(九) 轉型城鎮給企業的七堂課

文字-A A +A

轉型城鎮追求的「韌性」,其實也可運用於個人、組織、國家,特別是朝向永續而努力轉型的企業!

(圖片來源:TTT臉書
 
文/劉世慶(政治大學信義書院研究主任)
 
 轉型城鎮的概念,從英國托特尼斯推廣至世界各地,目前全球有超過300個城鎮進行類似的轉型運動,TTT (Transition Town Totnes)組織也組成國際化的「轉型網絡」 (Transition Network),串聯全球各城鎮的轉型運動浪潮。本系列最後一篇文章,將與「企業永續」議題進行連結,思考同樣在建立韌性與朝向永續方向的企業們,可從轉型城鎮的經驗學習到什麼?
 
 回顧城鎮轉型運動的起頭,是因為該地在經濟、社會、環境面相無法取得平衡,或忽視了外在趨勢變化而付出沉重代價,因此須設法重建城鎮應對挑戰的韌性和過往活力。同樣的,企業朝向永續發展時,也須在經濟、環境、社會的「三重基線」 (triple bottom lines)達到平衡。「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辨識最新的全球風險因子,包含失業率提升、非自願移民潮、國際衝突、氣候變遷、水資源危機等,再再考驗企業如何在不確定的未來環境中生存。
 筆者統整城鎮轉型運動過程的諸多細節,蒐集出以下幾項成功經驗,對企業應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一、「全盤」理解:永續是種全體性的 (holistic) 概念,包含經濟、環境、社會等三大面向,假使只有片面的理解,觀念有所缺失之外、還容易誤判風險因素。

二、融入「核心」:轉型城鎮的第一個啟動步驟,就是先讓居民了解永續的重要性,並從中開展各種執行創意。同樣,企業也需將永續融入核心運作流程,喚起利害關係人的行動意願。

三、「大」與「小」並行以城鎮的食物供給模式來說,TTT除了推動「在地食物」(local food) 專案,更重要的是,他們並非要完全取代傳統超市等銷售通路,而是強調兩者可以並存跟互補。企業朝向永續經營時,亦可與新型態的「社會企業」合作,借力使力、產生更多綜效。

四、設定小鎮「願景」:從2006年在托特尼斯萌芽,轉型城鎮潮流醞釀了多年才終於開花結果、聲名遠播。然而,如何不被過程中的風風雨雨和各種挑戰影響?有賴長期願景的設立和支持。

五、勿忘「內在」轉型:轉型城鎮不只要和當地社群充分溝通,更要透過「內在轉型」 (inner transition) 專案降低居民的不確定感建立彼此共識和陪伴感。企業朝向永續時也會經歷許多變動,須設法賦予員工安定感。

六、活用「競賽」機制:轉型城鎮的「轉型街道」(Transition Streets)計畫,不只邀請街坊鄰里共商節能減碳之道,還會透過競賽制度增進參與度,讓大家體會轉型過程的樂趣,企業也可以此創造內部競爭的正向氣氛,讓組織產生更多改革的誘因。

七、「測量」價值:最後一個重點是,轉型城鎮會對執行專案進行後測,一方面列舉實證,讓居民了解帶來何種好處,更要計算其創造的工作機會和各種有形與無形價值,如「居家修繕」(building, housing)專案的量測指標,就包含每戶家庭每年省下的水電費,及减少的排碳量多寡,企業也應定期觀察轉型過程中,對周邊利害關係人產生的影響及價值。

轉型運動發起人Rob Hopkins錄了一段影片向台灣讀者問候,鼓勵大家一起投入改革行列。
【參考資料】

1.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7, 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17.

2. 第五屆台達企業環境倫理研究獎助計畫考察報告

 
【作者簡介】

劉世慶,中央大學企業倫理哲學博士、曾赴Harvard大學參與相關企業永續學程,第二屆與第五屆台達企業環境倫理研究獎得主、現任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研究主任。專長於倫理思維、企業倫理、企業永續等領域。

 
 
【延伸閱讀】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75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英國轉型城鎮系列(九) 轉型城鎮給企業的七堂課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731篇報導,共13,18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731篇報導

13,18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