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依靜/雲林報導】
個頭不高,卻背著個大包包,簡單的短髮加上隨性的T-shirt及休閒長褲,與她初次見面的人可能會以為張馨之是個大學生,但其實她的身分是一位職能治療師,有別於一般的職能治療,她選擇將精神治療與表演藝術結合,成為另一種特別的治療方式。
在一般精神科的治療團隊中,經醫生診斷過的患者(以下稱個案),除了配合藥物,還需藉由職能治療師協助身心障礙的個案接受輔導治療,使其恢復在社會上立 足能力。但在輔導治療的過程中,張馨之發現單純打球、繪畫等方式,或許並不完全適合每個個案,「有一陣子我一直在思考,職能治療師對個案開的治療項目,真 的符合每個個案的真實需求嗎?」張馨之表示。但這樣的質疑,也讓張馨之開始試著去問個案,對於輔導治療「真正要的是什麼」。一開始,個案覺得十分地疑惑, 並不能具體回答出來,甚至會反問張馨之:「妳不是才是治療師嗎?怎麼會問我要的是什麼。」但是經過張馨之多次的溝通後,有些個案漸漸地願意配合尋找適合自 己的治療方式,不再只是遵循張馨之提供的輔導項目,反而主動向她提出建議。對張馨之來說,這是跨出治療師專業界線與病人溝通互動的第一步。
張馨之(右)指導學員的上課情況,本堂課為雕塑課。圖片來源/張馨之提供
一般的輔導治療不脫打籃球、繪畫或家政手工等方式,然而,張馨之想用不同的方法,讓個案跳脫以往「被治療」的角色。由於張馨之在醫院工作之餘的時間,也 參與劇場表演,於是靈機一動,想出讓戲劇與治療做結合。由於多數個案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達技巧需要加強,且有時行動能力無法自主,但是藉由演戲,他們可以將 內心深處的想法表達出來,有時也能更瞭解自己。「演戲是我的興趣,一開始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我懷疑這是不是我的私心想把戲劇帶進治療中。」張馨之說。但是 後來她念頭一轉,既然她透過演戲學到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若這種方式也適合某些因為身心障礙無法融入社會的個案,使他們更有自信面對人群,那麼將戲劇結合 治療有何不可?於是她開始在多家精神科推動戲劇治療,然而張馨之指出,或許不該稱這樣的方式為「治療」,因為在表演裡,從他們的眼神中看不出他們是需要被 「治療」的「病患」。
在醫院工作近十年,張馨之不諱言,在醫院中看到許多人生的悲喜矛盾,給她很大的學習衝擊,她開始瞭解很多理想是需要堅持的。精神障礙者往往會遭到外界異 樣眼光,而張馨之希望能為他們在社會上發聲,因此她決定參與行政院青輔會所舉辦的「青年壯遊台灣」,希望藉此擬定計畫,循序漸進地幫到個案。其他計畫大部 分的參與者多是以旅行為主題,但是張馨之的計畫卻是每週走訪三分之二個台灣,與埔里、花蓮、草屯等8個療養院或社福機構單位合作,集結表達性藝術創作者及 體驗冒險工作者,藉由階段性的跨領域課程幫助精神或身心障礙者。張馨之說,藉由這個計畫,很多人開始注意到精神障礙者需要不一樣的治療方式,其實不是 「她」的計畫需要被看到,而是計畫中幫助過的「個案」需要被社會大眾看到。藉由壯遊計畫的成功,她更有機會跟其他機構談關於希望精神障礙者被重視的理想。
「我希望能讓社會聽到更多精神障礙者的聲音,不要讓他們的聲音被隱沒。」張馨之說。對她而言,抱持希望真正能幫助到病人的熱忱,並讓社會聽見這些精神障礙者的聲音,是身為職能治療師的一份堅持。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