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技術 點石成金

嵌入:
文字-A A +A

傳統工藝 獨具匠心

台灣廟宇大量運用石雕裝飾,這看似再普遍不過的工藝,卻正臨著被機器取代的問題。石地發入行已超過50年,是現今少數仍然堅持手工雕刻的藝師。石地發表示從十七歲開始做起,五十幾年沒有斷過,早期純手工做的可能工作是慢一點,發展成電動工具後,進度很快,就是傷害身體也是很快,細粉末很多在空氣中飛,無形中我們就吸進去,所以到後來肺部都已經很差了。

秉持著對石雕的熱愛,才能堅持到現在,這些年累積的手作經驗,讓他成為精通台灣傳統石雕藝術與施作技法的石雕師。石地發認為以前手工做跟現在開始用電動工具做的過程就不一樣,純手工對這個石雕方面的知識會比較多一點,我們剛剛學徒做的時候,從買石材開始切割,龍柱要上架這些知識,在以往全部的過程都需要了解。

石地發表示,從前沒有切割的工具,要訂的石材,尺寸、大小,從山上就把它打出一個差不多的大小就運到工地來,第一手就是頭手,主要的就是你整個平面還有那個尺寸、直角,都把它先打出來,畫的就是第二手,就是修手 ,頭手做好了,再把整個要雕模型調好以後,其他的部分用線畫出來,就是整個稿,旁邊有樹、房屋和山,就把它完全畫好。

作品遍布海外與台灣南北的石地發,刻鏤出傳統社會的各式典故,豐富的歷史故事銘刻在他人心中。石地發表示大部分石雕都是到大陸做,有的還是要在台灣做的,也是有少部分,在中和廣濟宮前面那對龍柱,陳氏的家廟,雕刻一些姓陳的典故故事,從早期姓陳的始祖開始,雕到現代的。

 

難以生存的石雕工藝

石地發說明,早期都用台語,廟宇的牆壁,這個是屬於什麼堵,國語來講,有時候講不出來。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術語,一般外面講,我們叫打石的,我們術語叫做打石頭(台語),還有數字,數字也是有啊,一二三四 (台語),文資局在考那個匠師的牌照,我們學的名稱、位置,講的跟那個學名考試出來的,我們有時候看不懂,所以考那個證照,這個根本都沒有用。石地發表示早期工資是很高的,比木雕和廟宇彩繪的工資都高很多,現在與以往不同,就停留在差不多,三四十年前的工資。

石雕工藝在台灣已逐漸失傳,傳統技藝的保存,在技術被取代及薪資低的問題下,臨重大挑戰,唯有政府積極作為,才能改善整個產業的現況。

淡江新聞 林育葦 黃茹敏 陳品伃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10.20

淡江大傳

加入時間: 2009.10.20
862則報導
862則影音
58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34

漂流木雕刻 譜寫和平村新生

2024-06-11
瀏覽:
4,365
推:
0
回應:
0
3:18

崛起的犯罪-兒少性影像

2024-06-04
瀏覽:
4,339
推:
1
回應:
0
3:32

復興與創新的鐵之藝術家

2024-06-04
瀏覽:
5,233
推:
2
回應:
0
5:11

燃燒百年的漁火-蹦火

2024-05-28
瀏覽:
9,317
推:
5
回應:
0
3:06

程氏風光 夢迴百年古厝

2024-05-28
瀏覽:
5,342
推:
29
回應:
0
3:11

品格教育 翻轉未來

2024-05-21
瀏覽:
9,470
推:
4
回應:
0
3:26

傳承傳統醬油的專情工藝

2024-05-21
瀏覽:
3,969
推:
1
回應:
0
3:38

破除迷思 建築結構安全知多少

2024-05-14
瀏覽:
14,888
推:
3
回應:
0
2:43

被太陽閃爍的熱愛 陳星合翻轉馬戲

2024-05-14
瀏覽:
4,225
推:
3
回應:
0
4:41

循環永續的鰻魚王國

2024-05-07
瀏覽:
8,794
推:
23
回應:
0

凋零技術 點石成金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00篇報導,共12,89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00篇報導

12,89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