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口中的原住民頭目是什麼東西
台灣原住民族分布在全台灣,其中以東南部佔大多數,雖然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族語,相同的是長久以來受到外族的殖民統治,傳統語言幾乎已被同化殆盡了,包括對部落領袖的稱呼,也都統一稱為「頭目」。部落的知識份子和部分漢人學者不約而同的表示,這樣帶有歧視意味的稱呼,嚴重損及了原住民部落領袖的尊嚴。
在台博館和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合作的愛分享工作坊,第一次的工作報告當中,高佩瑜和其他學員,對於族語專有名詞的中譯版本,因為眾說紛紜而提出質疑。但由於愛分享文化採集作品的中文介紹,牽涉到後續的翻譯工作,若中譯詞語未有共識,便可預期在英文版的介紹文中會有譯文詞不達意的疑慮。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館長嘎酷,以及策展規劃員陳文山也表示,之前在做文史資料時也遇過相同的問題,身份和階級的傳統名稱很難用中文來表達,所以如果想細說排灣族部落階級的結構,還是要回到傳統名稱用語,詢問過部落耆老,才能做細部了解。
針對族語專有名詞中文翻譯的爭議,屏東縣部落大學校長拉夫琅斯‧卡拉雲漾對於「頭目」一詞十分心痛,他表示,教育部頒發的字典中「匪類之首,謂之頭目」,並呼籲族人應該要開始讓真理回到它原來的位置,因為我們迷失太久了!
屏東教育大學陳枝烈教授表示,「頭目」一詞從日據時期便開始沿用,由於族人長期被外族統治,因而習慣了。陳教授認為不應該使用「頭目」來稱呼部落領袖,而族人也應該要拒絕用詞不當的問題。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建議不妨跳脫華文的思考,以羅馬拼音來訂定名稱(因原住民語本身沒有文字),如現在稱PANGCAH,若需要再以華文音譯配合(邦查、邦乍),如此能維持語言原始性及主體性。
同時,當名稱及其意義訂定出來後,可由原委會向社會公佈,往後民眾、媒體應統一使用此一名稱,時間一長便可約定成俗。
例如"黥面",原始的說法是什麼?可由這類名稱做起。
黥面的中文意思和紋面不同
黥面是帶有不好的.犯罪的污點
所以要形容ptasan應該還是要用紋面比較好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領袖一詞應該不錯。
黥面一詞 我印象中好像叫紋面
現在已經統一用黥面
至於頭目的字眼
莫衷一是 有的說是宗長 王族 酋長....
另外 巫婆有人改稱靈媒
反正沒有一個通稱就對啦 都隨自己高興
但是一旦要與國際接軌
問題就大了
外國人一定會對援助文化 霧煞煞
確實啦
如果原住民本身
是甘願當阿斗
任誰也救不了
部落的人願意做永遠都不嫌晚.自己不努力.漢人也幫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