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卻陌生的地底軍團 螞蟻大軍來襲onTV

嵌入:
文字-A A +A

小小的螞蟻是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多數人對他的存在已經相當習慣,但其實螞蟻擁有的社會系統相當龐大,分工組織也很精細,而現在也越來越多人開始飼養螞蟻,在林口正有一間螞蟻專賣店,店長養螞蟻已超過十年時間,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認識這樣常見而神秘的生物。

講到螞蟻,你會想到甚麼?一般人可能認為螞蟻的型態大同小異,但隨著品種不同,螞蟻的外型其實相當多樣,更特別的是,現在也有人正飼養螞蟻,從透明的蟻缸上,飼養者可以觀察到螞蟻的社會型態,讓養螞蟻不只有一般寵物的療癒作用,也能看到螞蟻的群居模式。

他是一個少數的社會性昆蟲,那世界上只有三種社會性昆蟲就是白蟻、蜜蜂,跟螞蟻,那如果以飼養的可行性來說,就是只有剩下螞蟻是我們可以養在居家的生活當中,那他最特別的地方是這個社會性結構下,他會有分區域、會分階級,還有分工作的差異,然後讓他好像是我們在帶領一個軍團一樣,慢慢地擴大,那個成就感跟整個行為模式之下,是跟其他生物完全不同的。

基本上為什麼我們會養牠,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你在野外看不到,這個裡面的解剖或畫面,那螞蟻在生活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在巢裡面,其他的生活,就是我們看得到的部分,就是在野外你看得到他在覓食的過程而已,那在巢裡面可以看到甚麼呢?第一個,你可以知道的事情是,怎麼看到蟻后產卵,然後卵怎麼變成幼蟲,幼蟲有不同的大小,然後,最後會吐絲結繭化蛹,那你可以看到裡面很明顯的會有很多白白的東西,那有一些比較偏向咖啡色的,就是他已經快變成螞蟻了,顏色越深就越接近成形這樣,那另一個會讓螞蟻聚集在一起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他完全是依靠味道去溝通,如果彼此之間的距離太遠,他的味道傳送的速度會比較慢,那就是造成他們聚集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而除了螞蟻本身外,這裡也提供了各式各樣蟻缸DIY小物,飼養者可以隨著自身喜好打造出獨一無二的蟻缸,讓原本單純的觀察螞蟻,現在更多了一項樂趣。

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差異,就是:第一個,不同的物種,他適用於不同的蟻巢,那不同的規模大小,也要用不同的大小的蟻巢去容納,那剩下的,就是看自己的喜好去做選擇,那這些塑膠容器的部分,就可以自行去做蟻巢的DIY,他可以去按照自己喜好的材質去製作蟻巢,然後自己去雕刻通道。

對王店長而言,養螞蟻除了寵物外,更是近距離觀察的對象,看螞蟻在透明蟻缸內爬上爬下,彷彿自己也置身於小小的螞蟻世界內,而看到了平常存在於地底下的螞蟻活動,大家也能對螞蟻這樣常見又陌生的昆蟲有更多認識。

淡江新聞 郭力誠 張茜茹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09.10.20

淡江大傳

加入時間: 2009.10.20
860則報導
860則影音
58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18

崛起的犯罪-兒少性影像

2024-06-04
瀏覽:
1,977
推:
1
回應:
0
3:32

復興與創新的鐵之藝術家

2024-06-04
瀏覽:
1,532
推:
2
回應:
0
5:11

燃燒百年的漁火-蹦火

2024-05-28
瀏覽:
5,330
推:
5
回應:
0
3:06

程氏風光 夢迴百年古厝

2024-05-28
瀏覽:
3,865
推:
29
回應:
0
3:11

品格教育 翻轉未來

2024-05-21
瀏覽:
6,507
推:
4
回應:
0
3:26

傳承傳統醬油的專情工藝

2024-05-21
瀏覽:
3,470
推:
1
回應:
0
3:38

破除迷思 建築結構安全知多少

2024-05-14
瀏覽:
10,725
推:
3
回應:
0
2:43

被太陽閃爍的熱愛 陳星合翻轉馬戲

2024-05-14
瀏覽:
3,846
推:
3
回應:
0
4:41

循環永續的鰻魚王國

2024-05-07
瀏覽:
7,460
推:
23
回應:
0
2:26

台灣最強阿嬤 打破亞洲紀錄

2024-05-07
瀏覽:
12,187
推:
2
回應:
0

常見卻陌生的地底軍團 螞蟻大軍來襲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29篇報導,共12,86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29篇報導

12,86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