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認養公車,打造政府、企業、民眾三贏的局面

文字-A A +A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為鼓勵民眾多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以降低空氣汙染物之排放,遂在九十九年度、一百年度均與中鋼、中油、台電大林廠等三大企業合作,各撥出五十五萬元經費認養接駁公車與新增工業區專車路線的尖峰時段增班,不僅員工可以搭乘,里民及學生也皆受惠,期望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並且能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為鼓勵民眾多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以降低空氣汙染物之排放,遂在九十九年度、一百年度均與中鋼、中油、台電大林廠等三大企業合作,各撥出五十五萬元經費認養接駁公車與新增工業區專車路線的尖峰時段增班,不僅員工可以搭乘(若持卡則可免費),里民及學生也皆受惠,期望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高雄目前車輛運輸造成的空氣污染大約佔全市空氣污染源的3成),並且能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因應高屏區實施總量管制,市府環保局研擬「移動污染源抵減固定式污染源」制度,類似外國企業購買排碳權,認養森林或濕地的做法,首創全台推出「企業認養公車」的做法(環保局將依其執行成效最多以1:5比例核給排放量權,以達成全市汙染物減量之目標)可於「汙染總量管制、三級防治區改善計畫」實施後,抵換為固定污染源排放減量成效額度,或抵減指定的年度削減量,也可賣給需要排放額度的工廠;若工廠實在過於老舊,汙染管制設備已無法有效減少排放量,也可比照上述方法取得「排放權」。
    捷運接駁公車紅2為主要認養的公車之一,從小港站發車,途中經過臨海工業區及大林浦煉油廠等,終點為鳳鼻頭,以往尖峰時段得等上半小時,企業認養後,平均十五分鐘就有一班車。
    根據記者觀察,實際接駁車的搭乘情況大致上都還是有人搭乘,尤其是每到上班時間總會有不少穿著工作制服的員工搭乘著捷運再轉搭接駁車,但由於看到的只是部分,很難明確的知道到底其成效是否好壞?於是記者又於上下班時間在交通要道進行觀察,發現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員工是自行使用私家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在尖峰時段不難看到一堆機車、汽車一擁而出,其所製作出的空氣污染不言而喻。
    到底為甚麼在大力推動搭乘捷運、接駁車後仍會有那麼多的私家車輛呢?根據記者的推論,由於其員工有部分即居住於附近,若是搭乘接駁車並沒有帶來更多的便利,反倒是機車較為方便,所以在政府、企業鼓勵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其效果仍不是極為顯著。
    此項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透過政府與企業的合作既能兼顧自然環境,又能顧及勞工與居民,但其成效有限,藉此改變市民愛騎機車的生活習慣並不大,雖然數據上顯示空氣品質的確是有改善,但仍是有待加強的空間。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09.18

erating

加入時間: 2011.09.18
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尚無內容。

企業認養公車,打造政府、企業、民眾三贏的局面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764篇報導,共12,8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764篇報導

12,892位公民記者